婉姐就說:“可惜了,你這茶具還得準備,這茶葉不一樣,茶具也要不同才行。”
隨後,婉姐就帶著她,給茶葉進行分類,根據等級分櫃存放,一樓和三樓茶櫃各放一半。有幾盒難得的精品,都被婉姐放在三樓了,告訴唐茹,好的要留給懂茶的人喝。一邊分類,一邊聽婉姐介紹,唐茹聽到婉姐說,有幾盒茶葉居然超過十萬塊,其他也是上萬的價格,差點要崩潰了。
原本她只知道高山茶是好茶,一杯要一千塊,一直不捨得喝,哪知丟在辦公室桌子上的茶葉,並不比高山茶差,有的更精貴,這大半個月裡,她放在辦公室的茶葉,已經被職員喝掉十幾盒了,算了一下要大幾十萬了,這是比付給她們的工資還多。
唐茹立刻說:“我辦公室還留了幾盒的,明天我也拿回來,不然兩天就都被職員喝光了。”
婉姐立刻說:“你這總經理太大方了,他們喝的,我拿給你,要多少有多少,這好茶嘛,拿來我教你怎麼喝。”
唐茹說:“我下次把滇紅拿過去給他們喝,家裡最多了。”
婉姐笑著說:“那個好,茶好,產量也高,怎麼喝都不心疼。”幾百塊一盒的茶葉,在她看來是不用省的。
這就是昨天發生的事情,剛才婉姐隨口就說出來,現在聽說失主到了,一看錶情就知道是王副校長,就對王副校長說:“哈哈,幸好還沒被學生喝掉,你再挑好的,加倍拿回去。”
整個書房是一明兩暗設計,剛才寫字的地方,是一間暗室,大白天也是燈光照明,還有一個暗間是放置書畫作品的儲藏室,裡面都是特製的書櫃,恆溫恆溼的,定期還有殺菌的紫外光。
出來喝茶的地方就是明間了,原來的露臺改建的,外面是透明大玻璃暖房,裡面卻是雕刻花窗的木結構,這是為了招待客人喝茶聊天用的,既可以保證室內溫度和溼度,又古色古香,和傢俱統一風格。
明間中間有三個茶座配花凳,上面茶具對應三種茶,邊上還有一個琴塌,上面放了一個古琴,茶坐外圍還有一圈花梨木椅子,兩椅子組一茶几,總共十二組,是人多時,喝蓋碗茶的。她家送來二十四盞蓋碗茶盞,和這椅子剛好相對。
蓋碗茶盞是秦風徒弟,在東南海里打撈一艘沉船弄到的,孝敬了秦風八十八盞,秦風拿來兩打,和椅子配套,上午一幫女客來這裡,都是喝蓋碗茶。現在有大師級的茶聖來了,大家當然不會再喝蓋碗茶了。
婉姐對大家說:“三種茶,大家隨意啊,我用綠茶,六安瓜片。”
齊教授笑著說:“張易煮高山茶,我們驗收一下。”
張易笑著說:“李副校長是茶聖,高山茶當然要請李副校長來煮,我彈琴佐茶吧。”
芳總笑著說:“我來滇紅吧。”
論茶道造詣,就三人最深了,因此三人各佔一個茶臺,給大家煮茶,其他人喜歡喝什麼,就湊過去喝就行了。
張易坐在琴塌前,開始屏氣打坐,等大家都選擇位置坐定了,才在琴上劃了一下。張易師從老蔡,是學了全套的,當時家裡還有撫琴高手蔡琰,張易在兩人引導下,經常用琴聲來抒發自己的心思。
這琴也是古琴,秦家一起送來的,音質很好,張易靈活精準的手指,在古琴上跳動,把《如玉賦》的華美完全表達出來。琴聲優美,曲調悅耳,聽得眾人都歡樂開懷,都以為張易新婚,是表達內心喜悅的,他們當然也跟著高興,一邊喝茶一邊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