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追到潁州,仍不見流賊蹤跡,便即刻沿穎水而下,奔潁上。
流賊不走潁州便走潁上,總逃不過趙昱的手心。
“你留在此處,把手尾收全。”趙昱叮囑楊和道:“叫商行的人派人過來接管霍丘。手尾要收的快,絕不能超過兩日。然後立刻揮兵至潁上,與我匯合。”
頓了頓,趙昱想了想又道:“此間事,須得儘快讓商行的人把訊息傳給太子。讓太子有個準備,以便於在河南佈下口袋,不能走脫了圍困開封的闖賊。我擔心闖賊知曉我大軍剿滅革左,擊破獻賊之後,會呼嘯逃遁。”
楊和應諾稱是,道:“將軍這便要出發?”
趙昱點頭:“宜速宜急,兵貴神速。”
...
革左五營,上上下下五個賊頭,勢力最大的馬守應手底下有三四萬人馬。其中真正的老賊,不過七八千,其餘皆是尋常烏合之眾。其餘四人,勢力差不多,多的不過一萬多,少的也就萬把人。
馬守應死在壽州,麾下兵馬或殺或降,基本沒的走脫。霍丘也是一般無二,一把大火燒死的,就有一萬多人,符籙七八千。
那山中老巢,經過審問,也只得近兩萬賊寇。
說來革左五營,加起來也有七八萬人馬,老賊也有兩三萬了。可世事無常,一夜之間,聲勢浩大的革左五營,便就成了昨日黃花。
五個賊頭直接就死了三個,其餘兩個,果真如趙昱所料的一般,得到訊息之後,拔營逃走。
此間戰報,很快透過趙公明手中的商行,傳達到了開封封丘。
太子朱慈昊南下督戰,落腳的地方,就在封丘。
封丘與開封,距離不到百里。但其中卻隔著一條黃河天塹,一北一南,正是遙遙相望。河北各地大軍,數萬兵馬,陸續都在這一線匯合,封丘便是督師大營所在。
太子到封丘之後,一直按兵不動。趙昱的動向,李玉清早已飛鴿傳訊於太子。太子等的就是趙昱。
雖說太子為督師,督各地兵馬剿賊,總得算起來,受他節制的兵馬,至少有一二十萬。可這些地方軍隊,實在糜爛到了極點,哪裡入的太子法眼?
若讓這些軍隊渡河剿賊,與闖賊戰於開封城下,先不論勝敗,要把闖賊一網打盡,就是個奢望。
河南一馬平川,闖賊一旦戰不過,隨時都能逃走。
所以太子這段時間,一則等趙昱訊息,二則便是在做軍事部署。
一令在關中、山陝督軍剿賊的兵部侍郎孫傳庭揮兵東進函谷,斷去闖賊退入關中的路。二令在湖廣剿賊的兵部尚書丁啟睿揮兵東進北上,斷去闖賊西南退路。
再等到趙昱揮兵南來,與太子在黃河北岸一線的兵馬、孫傳庭在函谷、洛陽一帶的兵馬,丁啟睿在襄樊一帶的兵馬,正好四路合擊,形成一個嚴嚴實實的口袋,把河南團團圍住,任憑那闖賊生了翅膀,也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這個戰略計劃是好的,但太子仍覺不保險。他自督師黃河北岸一線的兵馬,有他自己坐鎮,就算無功,也不會有過。
孫傳庭那裡,他也不甚擔心。孫傳庭的為人,太子專門瞭解過,有能為,而且有氣節。
趙昱那裡太子更不擔心。若不是為了將流賊一網打盡,早令趙昱直撲開封,那闖賊怕已是身死魂消了。
太子擔心的,是湖廣的丁啟睿。
丁啟睿這個人,基本沒有軍略,而且不能服眾。於他麾下效命的左良玉等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自他做了兵部尚書,取代楊嗣昌剿匪,就沒打過勝仗。
而且這人與閣部的幾個老東西聯絡緊密,太子與閣部天生已是死對頭,不得不警惕閣部從中作梗。
太子朱慈昊思忖過後,打算使孫傳庭分出一部兵馬,南下至汝州、南陽與開封交界一帶,取代丁啟睿的戰略作用。
如此,淡化丁啟睿的作用,也消弭丁啟睿可能帶來的害處。
正當太子在嚴密部署的時候,商行關於鳳陽的戰報,終於傳到了太子手中。
得聞革左擊破,趙昱已要揮兵北上,太子不禁精神大振。
謂左右道:“趙參將果然是國之柱石也!”
左右王翊聖、李庚不由齊聲笑道:“趙參將神勇無敵,此戰必勝也!”
於是太子連忙書帛一封,一則將口袋戰略的部署,一一告知趙昱,使趙昱心裡有數,方便配合。二則一番嘉獎,只道是曾經承諾,絕不會讓趙昱失望。
這個承諾,就是趙昱曾經提出的傳宗接代,光耀門楣的事。
又叮囑趙昱小心謹慎,不要大意。在行軍神速的前提下,不能出差錯,避免前功盡棄。
凡此種種。
兵貴神速,這也是太子必須要囑託的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