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牡丹令!
開場連續三個牡丹令,如果說這裡面沒有貓膩的話,那才真是有鬼了。
李過不自主的向總仙宮樓閣看去。瑤臺距離總仙宮很近,可以清楚看到那總仙宮內的景色。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姑姑太平公主、梁王武三思、並作一排坐在欄杆後。
在他們的身後,有一面雪白的輕紗。
從李過的角度看去,隱隱約約能夠看到那輕紗後,似乎坐著一個人。
雖然看不清楚那人的模樣,但李過心裡很清楚,能夠坐在那裡的,只可能時那個人!
祖母,想要幹什麼?
而總仙宮呢,李顯等人的表情各不相同。
但他們不敢朝身後看,因為身後那人,此刻一定也正看著他們。
薄薄的輕紗,把武則天和李顯等人隔絕。
武則天手中把玩著一盞琉璃杯,那杯中有殷紅的葡萄酒,隨著她手掌的晃動,在琉璃杯中轉動,透著一種妖豔的光。
鳳目中,流露出一絲冷意。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朕倒是要看看,你這青之小兒如何開心;朕也很想知道,你又如何能夠名動京城?
瑤臺共有七人,不過武則天相信,一定會是楊守文唱和。
裹兒雖然也有文采,但還不足以撐起這種場面;張旭、蘇頲長於書法,所以不足為慮。剩下的張說、張若虛與賀知章都是聰明人,怎可能看不出這其中的問題?
唯一一個司馬承禎,已經決定歸隱天台山,相信不會在這個時候出頭。
楊守文,朕有百令!
你若真有本事,今天就把這百令作出來吧。
武則天此刻,竟在心裡產生了一絲絲興奮的情緒。
這種情緒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特別是在她登基之後,經過來俊臣那幫人清洗了一遍之後,朝中的刺頭幾乎被清洗得乾乾淨淨。就連當年傲骨崢嶸的狄懷英,如今也變得老老實實。這讓武則天很愉快,但內心裡又不免有一種失落之感。
武則天出生於官宦家庭,父親武士鑊是跟隨李淵在太原起兵的元從老臣。
只可惜武士彠的才幹,註定了他的成就有限。後來娶了武則天的母親……沒錯,是續絃。武士彠死後,武則天的幾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對她母女百般刁難,也鑄就了武則天一顆如鋼鐵般的冷酷心臟。她好鬥,愛鬥!哪怕在最苦難的時候,也從未有過半點絕望。用後世偉人的一句話,那就是: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武則天這一生,可以說都是在爭鬥中渡過。
從出入皇宮的小才人,到後來母儀天下的皇后,再到如今執掌天下的九五之尊。
每一步,莫不是充滿了血腥。
只是登基之後,她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爭鬥的物件。
這讓武則天感覺好生無聊,有的時候,甚至會覺得寂寞如雪。
而今,楊守文突然跳出來,一下子挑動了武則天那根好鬥的心絃。
朕就是要你難看!你不是不願意摧眉折腰事權貴嗎?朕偏要你聲名掃地,低下頭。
似總仙會這種級別的聚會,如果楊守文無法應對,勢必會顏面無存。
武則天就是想要看看,楊守文愁眉苦臉的模樣。
“青之,要不算了,咱們這一局認輸?”
李過很擔心,楊守文再這樣下去,會徹底激怒武則天。
只是他沒有想到,武則天的這種挑釁,卻徹底激起了楊守文內心中的倔強之氣。
他深吸一口氣,突然冷笑道:“不過牡丹令,我作得一首,便作得第二首。”
說完,他推開了李過,大步走到窗前。
“拿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