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的歷史長河中,傑出的人物可謂是層出不窮。
張九齡,絕對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員。
貞觀有房杜,開元有二張。張九齡,也就是那‘二張’之中的一個……其政治生涯不復贅言,單就其在文壇的地位,同樣不容小覷。他是嶺南詩派的開創者,一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流傳千古,成為在無數人口中傳唱的佳句。
楊守文沒想到,居然會在這泰伯瀆遇到張九齡。
此時的張九齡不過雙十年華,但在言談舉止當中,已經流露出了一種別樣風姿。
唐玄宗時期,每當任命宰相時,都會問一句:他的風姿比之張九齡如何?
“若徵事郎為難,那我再想其他辦法。”
張九齡見楊守文遲遲沒有回答,於是便準備拱手告辭。
楊守文這才醒悟過來,忙攔住了張九齡,笑道:“張先生隨我登船吧,反正船很大,多幾人倒也無妨。不過呢,我們可不是簡單的渡河,而是準備乘船轉入官塘河,直奔丹徒。”
張九齡大喜,連忙道:“不妨事,不妨事……我們北上,也要在丹徒渡江。”
楊守文點點頭,示意呂程志帶張九齡等人上船。
“那是我的船。”
明秀在一旁,忍不住抱怨道:“青之你也太不客氣了,至少應該問問我這個主人才是。”
“哦,時辰不早了,咱們也登船吧。”
楊守文翻了個白眼,便毫不客氣的直奔畫舫而去。
++++++++++++++++++++++++++++++++++++
對於張九齡,楊守文很好奇。
這個在歷史中曾留下濃濃一筆的名人,說實話楊守文並不是非常熟悉。
他對張九齡的瞭解,更多還是那一首‘海上生明月’,除此之外,也就不清楚他的事蹟了。
這是開元名臣,輔佐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
張九齡死後,就是李林甫接掌了相位。巧的是,這歷史上的一忠一奸,居然都和楊守文產生了交集。這讓楊守文感到很有趣,同時也想對張九齡多一些瞭解。
不過,楊守文不會表現的太過熱情,那反而會讓張九齡生出警惕之心。
他登船之後,就被明秀引到了甲板上。
那船首的甲板上,擺放著瓜果酒水,兩人坐下來後,畫舫就緩緩自泰伯瀆駛離。
“四郎,你姑姑呢?”
楊守文沒有看到明溪,感覺有些奇怪。
明秀吃了一口酒,笑道:“我姑姑是五斗米教弟子,不可能跟我四處遊轉。她之前在厥妃觀,是為了幫我們看守遊仙宮。現在遊仙宮事畢,她已經返回龍虎山。”
“龍虎山?”
“嗯,五斗米教張天師府邸。
如今,江左天師世家漸趨沒落,倒是那張天師一支,逐漸撐起了天師一脈的傳承。我明氏一族當年授封上仙百五十將軍籙,本為鶴鳴都功。今張天師得了正統,我們也許奉詔。我姑姑自幼入道,需前往龍虎山受戒,而後才算得了道統。”
“哦?”
楊守文對五斗米教裡的那些科儀並不是很清楚,所以興趣不大。
他笑了笑,輕聲道:“你姑姑不惜在厥妃觀苦修,後又冒險進入遊仙宮,怕不單單是為那《佛國記》而去吧。”
明秀聞聽,沉默了!
他看了楊守文一眼,突然把話鋒一轉,舉杯笑道:“來,吃酒,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