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器,你以為那楊青之,究竟如何?”
李旦扭頭,看著李成器,也就是他的長子。
李成器道:“孩兒未曾見過楊青之,但從他的詩詞可以看出,此人文風多變,才華橫溢,倒是個人物。此次元文都的筆記也是由他發現,說明他是個心思縝密之人。
若用得好,是個好幫手;但用不好……”
李成器壓低聲音道:“此人骨子裡透著一種桀驁之氣,以太子德行,恐無法駕馭。”
“成義,你覺得呢?”
李成義是李旦的次子,母親柳氏,本為宮女。
李旦五個兒子,除了長子李成器是李旦原配劉氏所生之外,其餘諸子也都是同父異母。三子李隆基的母親是竇氏,如今被豆盧氏撫養。其餘兩個孩子,也是側室所出。但有一件事,李旦非常驕傲。那就是他這五個兒子雖然年紀相差很大,又是同父異母,可彼此間相親相愛,相互扶持,絕對可稱得上兄友弟恭的典範。
李成義笑道:“我不瞭解此人,但讀過他寫的《西遊》。
觀其詩文,也是個孫猴子一樣的人物。如果沒有如來法力,恐怕也馴服不得此人。”
李旦輕輕點頭,催馬行進。
李成器則喚了旁邊的李隆基一聲,三兄弟並轡而行,跟在李旦身後,緩緩行出歸義坊。
++++++++++++++++++++++++++++++++++++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天氣也開始越來越熱。
已近芒種,五月將至。
黃河地區的雨水變得頻繁起來,不過與綿綿春雨不同,此時的雨水略顯狂暴,更可能伴隨著風暴。此時,巴蜀之地的麥收已經完成,京洛之地的中稻也進入返青。
秧苗嫩綠,生機勃勃。
楊守文聽從了上官婉兒的吩咐,最近一段時間變得越發低調。
他去了兩次香山,拜訪了幾次玄碩。除此之外,大多數時間他會留在銅馬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平日裡,讀讀書,練練武,遛遛狗,逗逗鷹,日子看上去格外逍遙。
不過,他雖然不出門,可是家中卻越來越熱鬧。
隨著他文名傳遍了洛陽城,不時會有人登門做客。楊守文的朋友不多,但卻與賀知章、張旭、張說、張若虛等人交好。同時,薛楚玉來銅馬陌的次數也變得頻繁起來,更有李過、李林甫時常過來玩耍,也使得銅馬陌不復當初的冷清之氣。
可楊守文卻有一種預感,這樣悠閒的日子,恐怕不會太長久了。
從張說那邊傳來的訊息可以看出,整個洛陽的勳貴,都似乎被那前朝寶藏所吸引。
據說,要求起出這批黃金的聲音越來越多,以至於平章事狄仁傑不得不暫時離開洛陽,搬去了偃師休養身體。但即便如此,朝中對黃金的熱情,卻是越發高漲。
奇怪的是,武則天那邊始終沒有動靜,也不知道她究竟是什麼想法。
“這賀季真也真是清閒,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怎地整日裡四處遊蕩,也不見他做事呢?”
這一日,楊守文送走了賀知章等人之後,回到後宅裡抱怨。
後宅庭院裡的樓閣,已經開始動工拆除,楊守文一家也隨之搬進八角樓。八楊氏住進了一樓的廂房,楊青奴和鄭虔也都搬到了八角樓旁邊的平房裡。雖然這裡不似庭院中那樣清靜,但風景卻更好。從這裡,距離後宅的池塘很近。時值初夏,池塘裡的蓮葉荷花都爭相盛開,正應了楊守文那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等庭院拆除之後,可以栽種一些毛竹。
這是司馬承禎的建議,說是毛竹能夠增強銅馬陌的運勢。
本來,楊守文是不打算大興土木。不過後來想了想,毛竹的費用又不高,倒是可以嘗試。若不然,空下那一大片的廢墟,始終有礙眼觀,說不得會影響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