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兒,朕已同意倭國表奏,改名日本國,以後不可再稱之倭國。”
“可他們,就是倭人,一群粗鄙之人。”
“哦?”
“裹兒對倭人並無意見,也沒什麼交集。
皇祖母欣賞那遣唐使什麼真人,裹兒也不覺得有錯。皇祖母愛惜人才,天下人皆知,並不是什麼秘密。可是,裹兒卻覺得,皇祖母對他們太好了,以至於這些粗鄙的倭人,竟肆意妄為,欺壓皇祖母的子民……鴻臚寺非但不管,還幫著他們。”
武則天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她扭頭向上官婉兒看去,卻見上官婉兒搖搖頭,示意並無鴻臚寺表奏。
“裹兒,不要再遮遮掩掩,到底是什麼情況,你直說吧。”
“皇祖母因為愛惜那什麼真人……”
“裹兒,那個人叫粟田真人。”
“我管他什麼真人,也許他的確是有點才學,皇祖母因而看重。可是皇祖母賜給他在偃師的田莊,卻是不該……他的那些隨從,仗著鴻臚寺的支援,在偃師作威作福。皇祖母應該知道,今年都畿道大旱,偃師災情嚴重。偃師孝義裡有一處水源,本來是用來澆灌莊稼,可是卻被那些倭人霸佔……皇祖母賜予他們的田莊裡本來也有水源,可他們卻貪婪成性,不肯滿足……為此,孝義裡百姓與之爭辯,卻被他們打傷了好多人。偃師縣令後來呈報鴻臚寺,卻引來了鴻臚寺的斥責……”
“有這種事?”
武則天自然不知道這些,不禁有些生氣。
“裹兒,你先說,青之他做了什麼?”
“兕子哥哥從安南返回,途經偃師的時候,正好雙方衝突。
他好心好意去勸說,那些倭人非但不聽,反而羞辱兕子哥哥,還要搶兕子哥哥的神鷹。
兕子哥哥也是為了自保,不得已出手,所以殺了些倭人。
皇祖母,這件事真怪不得兕子哥哥,是那些倭人蠻不講理,請皇祖母為我們做主。”
“青之,殺了倭人?殺了多少?”
上官婉兒沉聲問道。
遣唐使此次前來,共五百人。
這其中,除了大使、副使、判官、錄事等官員之外,還有翻譯、醫師、畫師、音樂長、工匠、商人和水手。另外,又有留學生和學問僧大約百人,大都會留在洛陽。
這麼多人,也不好全都居住在洛陽城中,所以武則天就賜了一處田莊給那粟田真人,讓他安排隨行的僕從。可是現在看來,那些僕從……武則天不禁眯起眼睛,陷入沉思。
李裹兒道:“這個我不清楚,可是兕子哥哥真的是被倭人欺負了。”
“婉兒!”
“臣妾在。”
“你怎麼看待此事?”
“這個,具體情況臣妾未曾見到,所以不好說。
不過,臣妾也瞭解青之,他絕非是那種無緣無故惹事的人。如裹兒方才所言,倭人不過化外蠻夷。或許有粟田真人這等人物,卻難保證,他的隨從也似他一樣,通曉禮數。”
“朕是問,鴻臚寺。”
“鴻臚寺並沒有表奏,所以臣妾也不清楚。”
上官婉兒心裡很清楚,武則天為什麼要厚待那些倭人的原因。倭人表奏改倭國為日本國,其實早在之前就有。但當時李治尚主持朝政,加之雙方溝通不暢,所以未予理睬。再之後,白江口之戰,使得倭國和大唐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也就停止了聯絡。
可現在……
上官婉兒想了想,起身道:“鴻臚寺方面,陛下何不命太子監察?
臣妾連夜動身,前往偃師,把情況調查清楚。若那些倭人果真蠻橫,陛下可再做安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