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魏王武延基,歷史上在去年末就被武則天杖斃。
不過如今,由於楊守文安南大捷的訊息及時傳來,再加上李裹兒在楊守文的勸說下,對自家兄弟姐妹的情義,遠比歷史上看的更重,出面苦苦哀求,總算是救下武延基和李重潤兩人。
經此一難,武延基彷彿如夢方醒,不再整日裡和那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處。
武則天罷黜了他繼魏王的王位,更被貶為庶民。
可是別以為他就是庶民,再不濟他還是駙馬,再不濟,皇太孫李重潤也要關照他。而武延基也變得非常低調,整日裡都呆在青園裡,把青園經營的越發興旺起來。
那青園,而今已成為洛陽最為熱鬧的去處。
王貴貴族,世家子弟,都是那青園常客。青園本就是由一群權貴子弟操辦起來,門檻極高。那些外來人想要在洛陽城裡站穩,出人頭地,青園就成了最佳的選擇。
於是乎這青園的地位,就變得格外超脫。
他們不摻和政事,卻能夠牽線搭橋;他們從不關注時局,但是所有的訊息,大都是由這裡傳出。這裡是文雅騷客的最愛,也是投機鑽營者的天堂;更是洛陽最為昂貴的銷金窟。
武延基就憑藉著對青園的掌控,成為洛陽城中無人敢小覷的存在。
許多人來洛陽辦事,都走的武延基的門路,這禮物自然不會少了……武延基也知道,這次活命,多虧了李裹兒的求情,更感謝楊守文及時的大捷。所以,他隔三差五就會派人過來,也算是表達了他對李裹兒的感謝。再說了,李仙蕙和李裹兒的關係,可極為親密。前些日子西域送來了一批寶馬,武延基就挑選了幾匹送來。
而李裹兒呢,雖然武延基已是庶民,可仍舊會習慣性的稱呼他為繼魏王。
鄭叔則喜出望外,再次向李裹兒道謝。
自有隨從帶他去青牛觀選馬,而鄭叔則一走,李裹兒就變了臉色,從門廊上噌的跳下來,把手指放進口中,一聲口哨,就見四隻獒犬立刻來到她身後,離開桃花峪。
+++++++++++++++++++++++++++++++++++++++
夜色,深沉。
一隊車馬來到洛陽城下,守城的軍卒很快就開啟了城門。
他們沿著御街疾馳,進入皇宮之後,轉道直奔上陽宮。
李裹兒沒有莽撞行事,她先打聽到了武則天在觀風殿批閱奏章,並未休息,才一路狂奔。
遣唐使的事情,她當然知道。
說實話,李裹兒也見過那遣唐使,好像叫什麼真人,確是一表人才,文質彬彬的頗為儒雅。
不過,她卻頗不喜歡。
但武則天非常喜歡!
事實上,大凡老太太,都會對小鮮肉比較欣賞。
更不要說那粟田真人確有幾分才學……武則天能寵愛張易之兄弟,對這個來自異邦的粟田真人,自然也非常好奇。賜進徳冠,加紫袍,麟德殿內賜宴,可謂極盡恩寵。
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那鴻臚寺對遣唐使極為重視。
“皇祖母,皇祖母!”
李裹兒一進提象門,才靠近觀風殿,就大聲呼喊起來。
空蕩的觀風殿外,冷冷清清。
但她知道,在她走進觀風殿之後,就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她……
內侍張大年匆匆走出大殿,迎上前來。
“道長,恁晚前來何事?”
“我要見皇祖母。”
說著,李裹兒便高舉金牌。
張大年見狀,不禁苦笑。
也不知道當初武則天是怎麼想的,賜了一枚金牌給李裹兒,使得她出入宮禁,旁若無人。
“聖人正在批閱奏章,道長要見聖人,還請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