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滎陽鄭氏這一次,又要下注了。”
馬懿喃喃自語,擺手示意那信使退下。
“娘子,你怎麼看待此事?”
信使離開,從書房的屏風後,便轉出一人。
那是一個看上去,有三旬上下的女子,風姿卓綽。她走出來,看著馬懿笑道:“風起了,自然要做準備。滎陽鄭氏此前幾次下注失敗,都失敗了。這一次,妾身覺得他們可能會趁機翻身。更何況,鄭家和楊家的關係密切,又怎可能不做出決斷呢?”
“那你覺得,他們這次能贏嗎?”
女子坐下,抿了一口茶水。
“太子雖有陛下力挺,可是自狄公故去之後,陛下日漸倦怠,精力也大不如從前,對朝廷的掌控,更日益減弱。如果是在從前,又怎能容得那些聲音在廟堂發出?”
“那你是說,太子……”
“也未必!”
馬懿對女子,看上去非常尊敬。
這女子是他的妾室,姓林。
據說,林娘子曾是長安頗有名氣的舞姬,色藝雙絕,而且非常聰慧。
馬懿後來與她一見傾心,花費巨資為她贖身之後,便納為妾室。林娘子的意見,馬懿非常看重。只是他這時候聽了林娘子的話,也不禁露出了一絲絲迷茫的表情。
“娘子,這話是什麼意思?”
“夫君其實心裡已有打算,又何必考校妾身呢?
太子想要破局,關鍵就在那位楊君的身上。你應該能看得出來,楊君雖一直為步入朝堂,但卻有著極為響亮的名聲。此前,他孤身一人,或許算不得成氣候,可現在,他已經迴歸弘農楊氏,並且得到了楊氏的全力支援。有了這個出身,他的影響力也將倍增。
阿翁上次來信,也談及此事。
陛下何以在眾多朝臣之中,選擇了楊承烈為北庭都護?
要說起來,楊承烈能力確實不錯,可是資歷淺薄。迴歸朝堂不過數載,便都護一方,這裡面可透著大玄妙。郭元振、魏元忠,哪個是等閒之輩,卻甘心讓路……還有,唐休璟何等狂傲之人,卻沒有對此事發表任何看法,這難道不值得夫君三思嗎?”
馬懿輕輕點頭,卻未曾說話。
林娘子再次口出驚人之語道:“夫君,你看著吧,不出五載,那安西大都護的頭銜,一定會落到楊承烈的手中。到那時候,朝廷無西顧之患,局勢定然會變得不同。”
一直以來,武則天最頭痛的事情,便是安西和漠北兩地。
一個吐蕃,一個突厥,已成心腹之患。
但問題在於,武則天一直沒有真正合適的人選,來為她鎮守西域。王孝傑雖為名將,但是在武則天看來,依舊無法真正信任。
她,相信楊承烈!
可她為何相信楊承烈呢?
所有人都在暗中揣測,卻不得答案。
“夫君,三年之內,朝堂必有變故發生。
到時候,再想超然中立,怕是不太可能。與其到那時候再做選擇,倒不如現在決斷。
楊承烈若成了安西大都護,就等同樣太子手握重兵。
那個時候,相王的勢力,定會分崩離散……所以,夫君倒不如趁此機會,交好楊君。”
一個楊守文,竟然可以牽動朝堂局勢的變化?
這聽上去,似乎有點可笑。
但馬懿卻知道,林娘子絕不是和他說笑。
也許,真到了該做出決斷的時候了?上次父親來信,也說過讓他見機行事,說明馬君才也覺察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