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雙略帶暮氣的眼中,閃過一抹精亮之色。
他自言自語,一副領悟頗深的表情……
半晌後,他突然又問道:“青之,你為何不肯與太子親近呢?”
“啊?”
“自公主入道之後,已有許久。
我聽人說,太子每每派人送來邸報,可是你卻遲遲不見回應。莫非,你還在為當年的事情不滿?亦或者,真的是為你祖父臨終遺言所困擾嗎?”
“這個……”
“你要知道,三年後,李真人還俗。
不管她是否有公主的封號,只要她嫁入你楊家,你和太子就是一家人。哪怕是現在,你雖然尚未娶親,可你的身上,卻打下了東宮的烙印。除非,你不想娶公主。”
楊守文心神不禁一顫,整個人都好像呆愣住了。
哪怕那天李顯為他求情,哪怕後來李顯不斷向他示好,他都始終未曾有過回應。
真的只是祖父的遺願嗎?
楊守文閉上眼睛,心中暗自苦笑。
恐怕不僅僅是因為祖父的遺言,更多還是源自於那可怕的‘刻板偏見’。
就如同安樂公主一樣,楊守文若不是因為和李過有過接觸,瞭解了她的脾性,說不定到最後,還是會不願接受她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便是源自於後世史書中對安樂的那些不堪記載。同樣,他對李顯也存有這種偏見,於是不願意和他接近。
史書記載,李顯昏庸闇弱,是個昏君。
他死於妻女之手,更沒有留下任何建樹,可謂窩囊至極。
但真是如此嗎?
楊守文不知道,也從沒有想過要去了解真相。
在他看來,李顯怎樣?和他無關,他也沒想過要去抱李顯的大腿。
可是狄仁傑這一番話,卻點醒了他。
他不可能辜負李裹兒,那就不可避免的和李顯產生關聯。正是因為內心裡那故友的觀點,讓他始終無法認同李顯,也不願意去和他產生交集。但是,他將來會娶李裹兒,李顯就是他的岳父。不管李裹兒是不是公主,這個關係都無法改變。
事實上,從他認識李裹兒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經上了李顯的那條船。
李顯,還會被妻女所害嗎?
李裹兒,是否會如史書裡記載的那樣,被李隆基所殺?
楊守文怔怔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而狄仁傑也沒有再說什麼,而是起身走到露臺邊上,手扶欄杆,眺望那滿山蒼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