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宅雷壇在道門的那些門人弟子,乃至整個“北極山”裡修道的,不管是道士還是方士,只不過是做些驅邪畫符的餬口生意,憑著愚民愚眾來騙些財帛,如今天下大亂,而且都到民國了,誰還有工夫去信那些煉丹畫符的?“北極山”這些人連餬口自保都難,怎比得了“常勝山”裡那些殺人放火聚眾造反的太歲們來頭大?在當時響馬子和軍閥沒多大區別,衝州撞府連大城重鎮都敢去劫,隨便殺些個山民百姓,比踩死螞蟻還要來得容易,皇帝是萬歲,他們就敢稱自己是萬萬歲。
常勝山雖已不復當年之鼎盛,但在當時仍然控制著幾個大省的十幾萬響馬盜賊,而且暗中扶持著若干股軍閥勢力,真要聚集起來,真連重兵駐守的省城也打得,所以紅姑娘一報字號,險些把這老頭嚇背過氣去,他仔細想想實在是有些後怕,剛才若是稍有悔意,不肯依照誓約把怒晴雞交出去,惹惱了那夥殺人不眨眼的響馬子,恐怕現在一家老小已經橫屍就地多時了,當下偃旗息鼓,緊閉扉門躲回家中,再也不敢聲張。
陳瞎子等人輕而易舉的得了怒晴雞,信步離了金風寨,迴轉老熊嶺義莊,這時羅老歪的傷情也已好得七八了,他瞪著一隻眼暴跳如雷,誓要帶兵挖開瓶山,管它什麼屍王屍後,定把古墓裡的元代乾屍拖出來好好蹂躪一番,搓骨揚灰,以解心頭之恨。
陳瞎子說,老熊嶺瓶山一帶盛產藥材辰砂,常有山民冒死去瓶山採藥,所以多有在山中見過湘西屍王的傳說,如今墓中毒物已經有了剋星,但那數百年的殭屍一旦成精,卻也不能不防,常聞殭屍乃死而不化之物,那古屍生前,倘若是恰逢陰年陰月陰日陰時而亡,便會借得天地間一股極陰的晦氣不朽不化,而且能在月夜出沒,啃吃活人的腦髓,咱們破了瓶山,除了滅盡毒蜃妖邪,再把墓中寶貨搬出來圖謀大事之外,也務必要想方設法除了這“湘西屍王”,以揚搬山卸嶺之名。
鷓鴣哨點頭同意,湘西的地形地貌,多是“山高水急,洞多林深”,向來與外界隔絕,又兼夷漢混雜,風俗獨特,湘西屍王的傳說流傳了不下數百年,凡是進山採藥販貨的,或是盜墓掘冢的,露宿在荒山野嶺,常常會遇到不測,其中有些人確實是被挖空了腦髓,死狀極為古怪,所以當地山民才有屍王吃人腦髓的說法,鷓鴣哨本不相信此事,可不少山民都睹咒發誓,稱他們在山裡見過那元代古屍吃人,若不去親眼看了,實是難定真假。
不過摸金校尉有對付殭屍的“發丘印、捆屍索、黑驢蹄子、星官釘屍針”,搬山道人也有專踢殭屍的絕技“魁星踢鬥”,卸嶺群盜則有類似漁網的“纏屍網、抬屍竿”等數種器械,在瓶山古墓裡找不出元代屍王也就罷了,真要撞見,眾人一擁而上,必擒了它燒成灰燼。
於是群盜部署方略,先撒出去大批人手,到各村各寨收購活雞,只要公的不要母的,反正現在羅老歪的部隊進了山區,以演習為藉口盜墓的事情已經敗露,乾脆就一不做二不休,也不再遮遮掩掩了,瓶山古墓既然被“常勝山”看中了,其餘的各方勢力要想打它的主意,至少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夠不夠份量,估計他們是不敢輕舉妄動。
古墓裡要真有宋代的藏寶井,就算被元兵元將掠去一部分,留下來陪葬的也會相當可觀,元人之葬崇尚深埋大藏,可不代表是紙衣瓦棺的薄葬,陪葬品也是極豐厚的,看瓶山墓穴地宮的規模非同小可,一旦挖出來了,別說裝備滿滿一個師的英國武器,就是再組建兩個德械師怕也夠了,群盜急不可忍,當即迅速著手準備起來。
幾天後,陳瞎子就近擇了個“宜結盟”的黃道吉日,在老熊嶺義莊裡設了堂口,群盜在三進瓶山倒鬥之前,要先祭神告天,因為這次勾當不比以往,是“搬山、卸嶺”兩個山頭聯手行事,並非一路人馬單幹,所以必須要在神明面前起誓,一表同心,二結義氣,免得半路上有人見利忘義,從內部反水壞了大事。
當天在義莊破敗不堪的院子裡設下香案,這香案實際上就是“攢館”裡為死人準備的供桌,案上擺了“豬、牛、羊”三牲的首及,並供了西楚霸王和伍子胥兩位祖師爺的畫像,上首則是關帝的神位,群盜先在祖師爺面前磕頭,然後歃血為盟。
由於不是拜把子,喝血酒不需自刺中指,而是要用雞血,歃血是由執事的司儀負責,這些天收了許多活雞,隨便選出一隻來,執事的要先提著公雞唱贊,要贊這雞如何如何之好,又為何為何要宰,因為這是宰雞放血時唱的贊口,所以也叫“裁雞令”。
其時日暮西山,蒼茫的群山輪廓都已朦朧起來,暮色黃昏之中,群盜早已在四周點了火把,照得院內一片明亮,只聽那執事之人朗聲誦道:“此雞不是非凡雞,身披五色錦毛衣,腳跟有趾五德備,紅冠綴頂壯威儀,飛在頭頂天宮裡,玉帝喚作紫雲雞,一朝飛入崑崙山,變作人間報曉雞,今日落在弟子手,取名叫作鳳凰雞,鳳凰雞、世間稀,翰音徽號蓋南北,借你鮮血祭天地,禱告上下眾神靈,忠義二字徹始終,同心合力上青天……”說話聲中用刀子劃開了雞頸血脈,將雞血滴入酒碗裡面。
隨後群盜手捧酒碗立下誓來,也不外乎是那些“同心同德、齊力斷金”的套話,最後賭出大咒表明心跡,若有誰違背誓約,天地鬼神都不肯容,天見了天誅,地見了地滅。
那位在旁執事的司儀,將盟誓內容一一記錄在黃表紙上,然後捲起黃紙舉在半空裡,問道:“盟誓在此,何以為證?”
由陳瞎子和鷓鴣哨兩大首領帶頭,眾人一齊轟然答道:“有贊詩為證。”
執事的舉著黃紙又問:“贊詩何在?”
群盜神色凜然,對此絲毫不敢怠慢,當即對天念出結盟贊詩,這道“贊口”,先贊義薄雲天的關二爺,其贊日:“赤面美髯下凡間,丹心一片比日月,五關斬過六員將,白馬坡前抖神威,桃圓結義貫乾坤,留下美名萬古吹。”
次讚的是水泊梁山宋公明,贊日:“水泊粱山一座城,城內好漢百單八,天罡地煞聚一堂,為首正是及時雨,至今市井尤傳唱,肝膽無雙呼保義。”
念畢了贊詩,群盜一齊對那執事的高聲叫個“燒”字,執事的便在火上燒化了黃紙,群盜同時將血酒一飲而盡,舉起空碗亮出碗底,抬手處只聽得“啪嚓嚓”數聲響亮,碎瓷紛飛,當堂摔碎了空酒碗。
此乃綠林中結盟必須要走的一套場子,將結盟比做古人的義舉,有“以古鑑今”之意,起了誓,賭了咒,唱了贊,再喝過血酒燒了黃紙,就算成了禮,這兩個山頭便能夠“兵合一處,將打一家”,要使盡自家全部壓箱底的絕活,共盜瓶山古墓。
(注——訪山要訪崑崙山,“訪”即為“拜”,常勝山裡的人絕不言“拜”字,故以“訪”字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