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定笑道:“何難之有?”
楚威王問道:“如何挽回?”
姬定道:“我方才不是說了麼,楚國乃是天生的合縱之王,自然是採取合縱之策。”
楚威王嘆道:“如今韓國、魏國、燕國已經投奔秦國,而趙國則是與齊國結盟,合縱之策又從何談起?”
姬定問道:“大王生不生氣?”
楚威王道:“寡人當然生氣!”
姬定又問道:“大王恨不恨張儀?”
楚威王哼道:“當然...不過現在寡人更恨你小子。”
張儀只是殺人,你可是誅心啊!
姬定道:“對此我非常開心,我此番來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譏諷大王,讓大王非常憤怒、後悔。”
楚威王點頭道:“你做到了。”
他已經氣過頭了,有些麻木。
姬定又道:“而第二個目的就是成為楚國相邦。”
楚威王笑而不語。
姬定也不在意,瞧了眼邊上的屏風,繼續言道:“對於楚國而言,最大的對手始終是齊國與秦國,如果說楚國是天生的合縱之王,那麼秦國便是天生的連橫之王。
合縱對於秦國而言,只有當他感受齊國或者楚國壯大之時,才會採取合縱,而在平時,秦國肯定會採取連橫之策,因為秦國唯有東進才能夠統治中原,那麼吞併三晉,是秦國永遠的渴望。
而齊國的話,是介於秦楚之間,可合縱削弱秦楚,亦可連橫兼併三晉,就看局勢如何變化。”
楚威王問道:“如何合縱破秦?”
姬定道:“方才我問大王恨不恨張儀,大王回答我,要更恨我,但是我相信除大王之外,所有的楚人都恨張儀,都恨秦人,這要不噁心秦國一番,大王以及所有楚人如何出心中這口惡氣?”
楚威王眯了下眼,道:“如何出這口惡氣?”
姬定道:“我可以促成魏楚聯盟。”
楚威王愣了下,喜道:“當真?”
姬定點點頭,又搖搖羽扇道:“但這還不夠噁心秦國。”
楚威王激動道:“快說。”
對於他而言,要是臨死之前,不能狠狠惡心秦國一番,必然是死不瞑目啊!
這也是他忍著沒砍掉姬定腦袋的關鍵原因。
姬定笑道:“若是魏國突然背叛秦國,與楚國結盟,大王以為秦國會怎麼做?”
楚威王道:“自然是出兵伐魏。”
姬定又道:“那麼大王就出兵救魏,以事實告知中原諸侯,秦國打誰,楚國就救誰,秦國盟友打誰,楚國就救誰。”
楚威王沉吟半響,道:“這麼做倒是可以噁心秦國,但問題是,此非長久之計,這國家戰略,怎能如同小娃鬥氣。”
他還故意加重“小娃”的讀音,意在諷刺姬定年幼。
姬定笑道:“難道大王認為秦國能夠打到齊國或者燕國去嗎?打得不還是三晉嗎?這麼說看上去是意氣用事,但實際上是分化三晉與秦國,三晉其實不想與秦國結盟,只是迫於秦國的虎狼之師,故而與之結盟,若是有楚國在背後為他們撐腰,他們自然勇於不跟秦國結盟,而選擇與楚國結盟,那麼合縱之策便可完成。”
楚威王沉默了一會兒,道:“就算如此,那我楚國如何憑藉合縱之策,入駐中原。”
姬定微微一笑,道:“等大王拜我為相邦之時,我再告訴大王。”
楚威王皺眉思索了一會兒,道:“要不這樣,寡人先拜你為客卿?”
客卿也是非常高的職位,能夠來楚國當客卿,其實也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可見楚王也意識到這姬定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人才,之前他尚且對當前局勢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經過姬定這麼一番分析,他是豁然開朗。
姬定搖頭道:“必須拜我為相邦。我知道高尹令年事已高,是難以再輔助大王,如今我來了,那他便可安享晚年。”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年輕氣盛,那也沒有這麼個氣盛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