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存亡,你爭我奪的拉鋸戰愈演愈烈,一場技術與程式猿的盛宴燃起,這也許確實是一場殘忍的盛宴,但無疑對於國內自動化產業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明確利益的促使下,每個從業者都猶如打了雞血一般,行業巨大的薪金優勢,無疑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吸引更多的學子。
就連公關營銷方面,三家也都比著勁兒往北漠公司跑,往自動化司跑,你請客吃了頓飯我也不能落下,你負責安排接待了一次會議我也得勤著點兒。
就在這個時候,北漠機組評標也落下帷幕,廠商的人退去,評標組開始進行最後的綜合評判。由於參與人數太多,都是行業領軍人物,北漠又是賈老爺下檔案要抓的大工程,同時電力部和北漠兩方面又沒給過任何明確的偏向,這次評標也是少有的實事求是,看實力,看價格,看誠意。
對於這三家廠商而言,何嘗不是一場賭,瀝瀝落落小一年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只求風調雨順。
這天下午,雖然早過了下班時間,北漠公司卻沒人走,他們都知道今晚要定標,要有說法了,雖然跟大多數人沒太直接的關係,但大家這次真的都很好奇,到底誰能中標。
與之前的各種招標不同,這次三方勢均力敵,尤其是領導方面沒有任何偏向,龐大的團隊進行評標,結果真的很難預料了。
張逸夫同樣坐在辦公室中,他自己也不知道誰會中標。
是唯唯諾諾,什麼都答應,卻藏著自己主意的日本人。
還是沉穩老練,不過分表達的瑞典人。
或者是直言快語,堅持原則不願太多讓步的德國人?
北漠的標,對於他們而言同樣是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標,透過這一次的合作,在未來中國電力行業的飛速發展與更新換代中,中標者必將得到不小的優勢,更何況三溪就在眼前,這次的技術合作如果行得通,對三溪本身就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可以說他們能就一些看似不講道理的條件妥協,本身看的也是包括三溪在內的未來,張逸夫也是依仗著這一優勢儘量爭取更多的利益。
可以明確的是,不管是誰,在中方立場來看,都是一塊墊腳石,用資本鋪出來的墊腳石,也正是資本之大,才能讓他們甘願成為一塊墊腳石。
可即便是墊腳石,張逸夫也希望儘量是一塊穩定舒適的墊腳石。
全公司都沉默著,等待著定標的訊息,令張逸夫想不到的是,其中竟然有一些人收到了一定的好處,任務是第一時間把定標訊息傳遞給外面的某人。
在落後的通訊與傳媒環境下,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專案對於這三家公司股價的影響,一旦爆出哪家與中國政府達成合作的新聞,這對資本市場也無疑具有相當的鼓舞作用。
不過就算張逸夫有條件,也不敢搶先去國際股市炒一把,他也算是知道內幕的人員,玩不起的。
由於評標是全封閉的,連BP機也要沒收,因此最快知道定標結果的渠道,就是那邊最高階別負責人林立正的通知,而張逸夫作為招標方負責人,他理應是第一個獲得通知的物件。
在北漠公司的大樓外,則是苦苦等待的三方代表,他們努力了這麼久,同樣希望第一時間得到訊息,定標公函和通知太晚了。
六點三十分,張逸夫辦公室的電話終於響起。
張逸夫嚥了口吐沫,靜待電話鈴多響了兩聲,這才沉了口氣,緩緩抬起話筒。
“張總。”
“立正。”
二人對著沉默了片刻。
“你想直接聽結果,還是過程。”林立正也真是閒的,竟然吊人胃口。
“過程吧。”張逸夫還真吃這套。
“討論和平分過程很激烈,比我見過的任何一次都激烈。”林立正略顯疲憊地說道,“確實,三方各有優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