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保的話就一下子就擊中了亨利王子的野心,他可是一直都在推動對海峽對岸的摩爾人進行征服,然而葡國實力有限,一直都無法取得勝利,時不時的還會出現潰敗。
有了中國與卡國的幫助,葡萄牙完全可以徹底拿下休達等地,在海峽對岸為狹小的王國開拓一片大大的國土。
“好!我代表王國加入討伐格拉納達王國聯軍!”
“既然二位都在原則上同意了征討格拉納達王國,那咱家就把戰後的利益說一下,免得最後出現不必要的分歧。”
“洪將軍說的是,我們還是應該簽訂一份協議。”
“我大明只要這一片區域。”洪保用木杆在直布羅陀的位置畫了一個圈,然後說道:“其餘的土地戰後全部歸卡國所有,不過卡國不得染指海峽對岸的土地。”
盧納看了一下這個分配方案,點頭表示認可,亨利王子更是沒有任何意見,葡萄牙王國等於是白撿了一個大便宜。
戰後利益的分配並沒有出現任何的分歧,這個時代的卡斯蒂利亞王國還沒有生出海外擴張的野心,反倒是葡萄牙王國因為亨利王子的緣故,開始有了海外擴張的野心。
接下來就是出兵的細節問題,對格拉納達王國的陸地進攻主要以卡國軍隊為主,大明與葡萄牙王國做為配合,大明海軍主要任務是負責沿海打擊。
這樣的滅亡一個小國的謀劃不過是和平談判之間的一個小插曲,並不會影響正常的條約簽訂,經過幾天漫長的細節核定,《明葡卡三國和平條約》正式簽訂,整個條約簽訂的過程,葡卡兩國都對大明非常感激。
兩國都認為是大明做出了巨大的讓步,是大明的讓步為條約的簽訂創造了條件,同時兩國又對對方非常不滿。
葡國深恨卡國對葡國的侵略造成了葡國巨大的損失,卡國深恨葡國的戰爭賠款太過苛刻,想要用賠款把卡國壓垮。
條約第一條規定:三國自條約簽訂之日起,正式恢復和平,任何對三方的武力行為都屬於犯罪行為,其他兩國都有權進行干涉。
第二條:卡斯蒂利亞王國向葡萄牙王國賠款一千萬卡國銀幣,條約簽訂之後一個月內,卡國需要一次性向葡國支付兩百萬銀幣。其餘八百萬銀幣分十年支付,每年按照剩餘金額百分之五的利息向葡國支付賠款利息。
第三條:三國達成大明商品貿易份額,其中葡國佔商品總額的六成,卡國佔商品總額的四成。
······
整個和平條約共計三十五條條款,每個條款下面又細分為若干個小的條款,這些條款細則讓洪保很受觸動。
在大明的任何契約都不會做到如此的細緻,西夷在契約嚴謹性上要遠超過大明,等回到大明一定要建議皇帝陛下出臺一套契約法,任何契約都要在法律的範圍內進行簽訂,超出法律範圍的契約屬於無效契約。
條約簽訂之後,還留在卡國北方的大明第二、三分艦隊開始返航,接下來就是三國的聯合行動,對付格拉納達王國的軍事行動開始展開。
軍事行動不出任何意外取得了完勝,以一個百萬人口都不到小國,怎麼可能擋得住這個時代三大強國的聯合打擊。
大明如願以償的拿下了直布羅陀這個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的交通要道,整個領地包括直布羅陀半島、後世的阿爾赫西拉斯海灣以及一直向西到馬羅基角這一片狹長的地帶。
本來洪保打算只要直布羅陀半島以及西面的阿爾赫爾拉斯海灣,可是舒良彙報說整個直布羅陀半島都沒有多少適合耕作的土地。若是建設定居點,沒有穩定的糧食產出,想要維持定居點的成本就會非常的高昂。
所以在談判的時候,洪保就將阿爾赫西拉斯海灣以西一直到大西洋海岸的土地一併劃入直布羅陀殖民地。
卡斯蒂利亞王國也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妥,反正這塊土地本來也是摩爾人佔據的,要的又不是卡國的土地。談判進行的非常順利,有了這片方圓百里的土地大明在這裡迴旋的餘地就更大了。
原本的卡斯凱什小鎮海軍基地的地位隨著直布羅陀殖民地的開發,慢慢的移交給了葡萄牙王國,大明只在里斯本設立了一座公使館,安排一位海軍軍官做為大明駐葡萄牙公使。
最難處理的是殖民地上原本就有的百姓,戰爭不可能讓所有的當地百姓都離開自己的家園,大部分百姓不是生死關頭,誰爺不願意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
洪保與興安和舒良等人商議過後,決定對這些土人進行分流處置,一部分徵求他們的意願主動離開,大明可以提供一定銀錢的補償。
當然這是好商好量,若是有人堅決不搬那也沒關係,所有人全部抓起來,男女分開,男人送到河口基地進行墾殖,等待他們的就是在那裡慢慢死去。
女人中的年輕的女子將會在船隊返回的途中賣給沒有婆娘的大明百姓,年齡大的女人同樣放到河口基地自生自滅。
這個念頭可沒有什麼狗屁的人權,大多數的遷徙都是強制性的,甚至都要跟押解犯人一樣,整個世界都一樣。
這個遷徙的過程中有多少血腥罪惡,那就成了歷史的疑案,好在大多數人聽說是一群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種族統治他們的時候,大多數的居民都選擇離開故土,進行卡國控制的領土上生存。
與其面對他們不熟悉的異教徒,還不如接受熟悉的伊比利亞人的統治,人們更習慣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群。
剩餘的少部分頑固分子,再處理起來就容易多了,再經過了幾個月的移民安排,直布羅陀已經成了一個擁有兩千五百駐軍,五千移民的殖民地。
—————————
在江南的土改工作開始穩步進行的時候,朱瞻基率領群臣返回了京城,南京雖好,可是朱瞻基卻住不慣,與他的父親不同的是,他生於京城長於京城,對於京城有著特殊的感情。
大明在他登基之後已經明確確定了北平定為大明都城,金陵作為陪都改稱南京。轉眼間宣德九年就已經過去,在宣德十年到來的時候,朱瞻基在新年大朝會上正式下旨他的嫡長子朱祁鈺立為太子。楊士奇兼任太子太師,唐三任為兼任少師,方政兼任太子太保,陳懷兼任太子少保。胡瀠兼任太子太傅,譚廣兼任太子少傅。
這些文武官員的兼任職位目的就是讓他們與太子產生關聯,在官員任命之後,理論上他們就都成了太子的屬官,都負有教育、保衛太子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