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是鳴鼓催士卒鼓譟相前,趁機奪營寨,郭淮就會讓早就堆土臺架起的弩車及霹靂車,往漢軍陣內砸!用弩箭與石頭將漢軍分割成兩端,順勢吃掉漢軍前部。
但李嚴若是不催戰,卻也無法進入湟水河谷,攻下西平郡。
戰事如此僵持了大半個月後,他也終於允了姜維的獻策,以及廖化的請命。
姜維所謀,乃是別道而攻。
依舊是劍走偏鋒。
他打算領著本部,從河首土門關繞行去化外燒當種羌所棲息的西海,從木乘谷或寫谷(日月山一帶)進攻西平郡。
理由是他的本部,以羌人為主,慣於行走此地的道路。
且與大漢有過交集的、臣服魏國的另一位燒當羌王注詣,棲息地在日月山背後的臨羌縣,屆時或可裡應外合。
哪怕注詣不敢冒風險,他繞道而攻,也是分散了此地逆魏的守軍。
這個獻策,一開始李嚴並不同意。
路途太遠了,糧秣補給很艱難;且姜維行軍至木乘谷了,也會人馬皆勞頓睏乏,讓逆魏以逸待勞。
而廖化的請命,則是另闢蹊徑。
他打算領著本部,沿著大河往西行,將整個河水谷地打下來。
然後就地屯田,源源不斷的給漢軍進攻西平郡提供糧秣。
此辦法甫一聽聞,會讓人心生膩歪。畢竟廖化的潛在意思,隱隱有不看好漢軍在短時日內,便可攻下西平郡。
但卻是可行。
湟水河谷與河水谷地是被拉脊山隔開的,逆魏很難支援。
哪怕逆魏支援了,也是與漢軍狹路相逢勇者勝,絕對比在此地進退不得更好。
且廖化為人才學與將略,都令人倍加信賴。
他乃荊州沔南的豪門出身,早期任職關侯的主簿;後呂蒙襲荊州,漢軍大敗,他也被迫歸入孫吳。但他卻詐死騙過孫吳,揹著老母晝夜奔赴入蜀。
堪稱智勇雙全、忠肝義膽。
且他入蜀地後的任職,常督領一地軍政、為朝廷御國門。
讓他領軍獨去,哪怕戰事不勝,也不會大敗而歸。
李嚴先前不允,是打算等馬岱與燒當羌王芒中襲河西的訊息傳來,讓逆魏尹奉所領的豪右私兵倉皇退去,好集中兵力一舉衝破郭淮的扼道。
但臨陣與郭淮對戰大半個月後,他還是放棄了這種妄想。
哪怕那些河西豪右的私兵部曲退去了,以郭淮的將略,以及尚未加入戰事的郝昭及楊豐部的兵力,漢軍也是很難衝破阻攔的。
既然如此,還不讓讓姜維去試試,分散逆魏的兵力。
亦讓廖化去別攻。
反正河水谷地早晚也打下來的。
不管逆魏會不會遣兵去支援,廖化此去終究是有所獲。
恰好,姜維與廖化才領軍出發的一日後,鎮守在大夏縣的高翔部,便讓人傳來了軍報。
高翔部進發四望峽了。
因為在隴右的鄭璞進軍金城郡時,遣人來請他一同策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