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目光,景瑟暗暗唏噓,這一次,是真遇到對手了,顧禾不愧為泰和帝的最後一張牌,光是從氣場上,就能完完全全把太子顧乾給碾壓下去。
若論及手段和謀略……
景瑟想著,自己與梵沉聯手,必定能佔上風,只不過對手是顧禾,恐會麻煩不斷,相較於對付顧乾,對付顧禾定會吃力些。
沒聽到顧乾繼續唸的聲音,太后皺了皺眉,看過來,“太子,你怎麼停下了?”
顧乾慘白著臉,一句話答不上,掃了掃眾人看向自己的異樣目光,他咬緊了牙,忽然閉上眼,道:“皇祖母,孫兒忽覺身體不適,怕是無法繼續宣讀下去了。”
這種託詞,在場的人都能聽得懂。
太后也知他定然接受不了泰和帝想要在遺詔裡廢太子的突如其來變故,於是擺擺手,“你既身子不適,就先去旁側的偏殿裡歇息,把遺詔交給禾小王爺,讓他替你宣讀下去。”
“孫兒遵旨。”顧乾緩緩行至顧禾身前,在旁人看不見的角度,他望向顧禾的目光帶著森冷的不甘與嫉妒,憤怒的火焰幾乎要將他整個人都給燃燒起來。
顧禾不緊不慢地站起身,先謝過太后的恩,方才自顧乾手裡接過遺詔。
顧乾並未去偏殿休憩,他就跪在諸皇子最前面,安靜聽著。
顧禾清潤的聲音慢慢響起,接著顧乾先前的往下宣讀。
“泰和二十九年四月,朕於乾清宮召宗親諸王,商議重立儲君之事,未遂。同年七月,朕再次召見宗親諸王協商終得果,以華文殿大學士代書諭旨:皇四子顧乾,急功近利,有負朕託,難堪國之大任,故此,廢黜。”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驚呆了。
顧乾一張臉陰沉扭曲到極致。
顧北羽眸光閃了閃,想著自己猜測得果然沒錯,父皇這一生都沒信過他的任何一位皇子,顧乾自詡貴為皇儲,便有恃無恐,殊不知他的一舉一動全都納入了父皇眼底,父皇疑心病雖重,可正是這份疑心病,讓他對每個皇子都深入瞭解到透徹,幾乎能猜準每個皇子的內心所思所想,故而,父皇最終寒了心,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大統,反而要傳位長孫,扶幼帝,以便控制。
只是,父皇究竟會讓誰來輔佐幼帝呢?
顧禾無視眾人神情,繼續宣讀:“二皇子妃蘇氏,出身將門世家,德才兼備,雍容華貴,溫良賢淑,有其母,子必孝。朕雖屬意長孫子瞻,無奈其父曾於燕山發動宮變,重罪難恕。朕左右考量,江山不可後繼無人,為了不負列祖列宗重託,朕崩之日,由長孫子瞻接替朕之大位,然,其父之罪大於天,不可不理,遂,長孫登基之日,由其母自刎以贖其父之罪堵天下悠悠眾口。”
顧禾才唸到這裡,所有人的目光就唰唰往蘇尋身上落。
蘇尋雖早就曉得自己會有這麼一天,可她萬萬沒想到皇上會這麼快就駕崩,自己的死期突然就到來了,想到自己才一歲半的兒子以及蘇氏親人,又想到自己當初勸諫二皇子不要走錯路,二皇子寧願與她大吵也不肯聽一句勸時的光景,她再也忍不住,一個勁落淚。
顧子瞻不知道母妃為什麼哭,他只是看到蘇尋落淚就害怕,“嗚哇”一聲哭了出來。
氣氛僵持的靈堂內突然被這一聲驚哭打破了寂靜。
蘇尋臉色大變,趕緊抹了淚將顧子瞻抱進懷裡,低聲道:“子瞻乖乖,不哭不哭哦。”
一面哄一面拍著他小小的脊背。
顧子瞻慢慢安靜下來,蘇尋高懸的一顆心才逐漸落下,轉而跪向太后,“太后娘娘恕罪,皇長孫他許是昨夜沒睡好。”
太后輕嘆一聲,擺擺手,“罷了,才一歲半的孩子,本就是愛哭的年紀,哭了也好,他皇祖父走了,他是該哭的。”
聽到太后這麼一說,蘇尋頓時鬆了一口氣。
景瑟垂下眼眸,蘇尋是董氏的親生女兒,更是她的表妹,她本不想親眼看著她死,可泰和帝在遺詔上說得很清楚了,之所以要讓蘇尋自刎,是為了讓她替死去的二皇子贖罪,以便皇長孫顧子瞻繼位之時不留下任何話柄。
可事實上,顧北羽、顧乾、顧禾等一干聰明人都聽得出來,所謂的“自刎謝罪”只是泰和帝為蘇尋找好的“立子殺母”藉口,泰和帝真正的目的是不想讓蘇氏這個外戚發展壯大,甚至於將來造成外戚專權的危險局面。
太后捏了捏眉心,“禾小王爺,請繼續宣讀遺詔。”
顧禾看了眾人一眼,繼續念:“宗室雍王之孫顧禾,才華卓絕,智計無雙,乃天造之才。新帝年幼,需大才之臣從旁輔助。朕斟酌數月,終定得雍王之孫顧禾為攝政王,自幼帝登基之日任封輔佐。”
讀到這裡,跪在靈堂內的眾人臉色又是一番難以置信的轉換。
泰和帝竟然避過了自己的所有兒子把大權往外託?
就連太后和雍王都怔住了。
顧北羽眯了眯眼,原來父皇看中的是顧禾。
顧禾……
顧北羽猛地想起那些年顧禾尚在讀書年齡時泰和帝曾親自挑選當代鴻儒去往雍王府給顧禾教學,至於武術,請的更是退出江湖的上一輩卓絕高手。
念及此,顧北羽呼吸猛地一頓。
莫非,父皇早就做了兩手準備,培養皇子的同時也在培養顧禾,目的就是為了防範將來有一天他對所有皇子寒了心之後還能拿得出底牌來?
抬起眼角,顧北羽看了看顧禾,越來越覺得自己的所有猜測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