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要攻佔僰道縣城並將僰道縣長張蒙趕走,高明完全是靈光一現的想法。
按照他對益州形勢的判斷,那就是隻是僅僅需要一場勝利便可。有了一場勝利,江東乃至整個益州的人心便會重新充滿了希望。江陽又是自古以來益州產鹽最多的地區,和僰道比起來,那邊又幾乎都是平原地帶,糧食產量更是甩開出於丘陵山區的僰道不知多少倍。
不但是江陽,那些隸屬於梁州的新都、廣漢、梓潼、巴西等郡,都是物產豐饒的地區,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區。如此地區,羅商竟然要主動放棄?這讓高明很是不解。
練兵千日,用兵一時。
高明雖然下面的兵僅僅訓練了不到兩個月,但他聽爨琛介紹了流民那邊的情況之後,堅持認為自己的這些新兵倒是可以一戰。
有自己這個萬人敵領軍,流民主力又遠在漢德晉壽一帶,最不濟也能全身而退。再說了,流民大勝之餘,又看羅商沿江築起長圍,自然警惕性降低,自己出其不意,能偷他一兩次,裝完逼就跑,這點目標在高明想來應該不難。
杜疇和公孫盛對他的這個想法很不贊同,說什麼主公想要拯救江東遺民之心確實讓人感動,但先不說跨界執法的問題,便是你一個亭侯,在沒有刺史給你授權的情況下,並沒有任何資格可以帶兵。
“這的確是個問題。”高明稍一沉吟,便又堅持道:“先斬後奏嘛。本來我們練兵就不符合朝廷制度,我不在乎再多加一條罪責。這仗若是我們勝了,他羅商臉上也好看,對朝廷也說得過去,對益州整體局勢更是有所扭轉。若是我們敗了,他羅商也沒啥損失。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是等流民主力返回,我們便是想偷一兩把,也偷不得了。到時流民大軍席捲之下,實力只會愈發強大。二位先生不要再說了,我意已決。*******,*******。”
唸完這兩句詩之後,高明自己都覺得自己的形象高大起來。
只是接下來,高明才發現自己想簡單了。
雖說只有五百號人,可要遠征,要有帳篷,要有車輛,要拉糧食,要徵集船隻過河等等等等,這讓兩世為人從來沒有帶過兵甚至沒有參過軍的高明立時頭大了起來。他的僰道侯國剛剛建立,還沒有什麼儲備,糧食、布匹、騾馬、車輛等等,都是一片空白。便是武器甲冑,這些日子他才讓王天芸從王瞻那裡偷偷要了幾百斤熟鐵過來,才給每個人的槍頭加了一個鐵製的矛頭。
當杜疇把這些問題都拉上桌面之後,高明差一點便退縮了。
“大炮一響,黃金千兩。”這個當口上,高明終於又理解了這句話的另外一層含義。不是發財,就是破產。
這仗還沒開打,自己便要破產了。
難道自己也要默許部隊出去燒殺搶掠來維持士氣和保障自己不會破產?
可若是這樣,自己這兵還不如不出呢。
高明骨子裡一直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在那個物質極大豐富的世界,自由包容博愛是高明最認同的理念。他做過義工,當過志願者,他很是享受幫助別人時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哪怕他穿越了,可骨子裡的這些東西依然伴隨著他。在他來的那個世界,戰爭是被所有人都公開批評的,燒殺搶掠更是被所有人筆伐口誅。
縱使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經歷瞭如此多的是是非非,見識瞭如沈秀等人如此那般的陰暗品性,但他依然不願變更初心。
自己能守護一點光明,這世界便多了一絲光明。
自己若是甘於墮落,那這世界便是多了一片黑暗。
在瞭解了這個世界的歷史之後,他很是佩服百年前那個三分天下的蜀商先主。“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這便是蜀商先主臨終前囑託蜀商後主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