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歡喜幾家愁。
和高明這幾日悲傷低沉不同,沈秀這幾日是意氣風發。自那日他當場殺死以身護衛賈后的司空張樺和尚書令裴煒之後,百官震驚之下再無人敢站出來反對。他親自矯詔讓趙王皇甫倫為使持節、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相國、侍中、王如故,大肆提拔章布、郭默等在這次政變中出了大力的寒門修士,徹底掌握上洛內外的軍隊控制權,架空了三公九卿。他還矯詔自封自己為廣陵郡公,一時之間,人人側目。
對於那天沒來得及出城回藩國的淮南王皇甫允,沈秀也給他升了官,封他為驃騎將軍,並同時領中護軍。畢竟他是晉武帝之子,輔政之位若是沒有晉武帝的一個兒子,任誰也看不過去。
至於一起起兵的齊王皇甫囧,沈秀也給他升了官,加封為平東將軍、假節,鎮許昌。這樣一弄,他就相當於把齊王排出在中樞之外。
以他現在的權勢滔天,每天來拜訪他給他送禮的修士不知道有多少人。每一天,沈府門口都彷彿集市一般,人頭攢動,爭先恐後地往沈府遞名刺,唯恐遞的晚了,那些好差事肥差事便被別人搶走了。
與之相反的便是,原本人來人往的司徒府太尉府門前現在是冷清異常,全然沒有往日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便是身為相國的趙王府門前,也遠不如沈府門前熱鬧。人人都知道,找趙王其實用處不大,沈秀才是那個能決定一個人位置的關鍵人物。
沈秀非常喜歡這些日子的這種感覺,喜歡這種權傾天下的美妙感覺。雖然他每天都很忙,忙到幾乎抽不出時間來休息。他這些日子每天僅僅只是休息一到兩個時辰,可他依然精神奕奕依然情緒飽滿。這幾日,他不知道已經封了多少個官職出去,他只知道自己每天光蓋章都蓋的手臂發酸發脹。
挾天子以令諸侯,每每沈秀感到腰痠背痛手臂痠麻之際站起身來活動時,都會想到這一句話,都會想起當年的周武帝。
原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感覺是如此美妙。而更美妙的是這個天子幾乎就是個大傻子,和當年自幼聰慧的商獻帝還有所不同。
當年周武帝開創了一個時代,莫非我沈秀也能開創一個時代?
每每想到這裡,沈秀便會啞然失笑,心中更是豪氣干雲。
周武帝做的,我沈秀為何便做不得。
他今日照例在宮內辦公很晚才回到家裡。哪怕此時已經過了子時,他家門口依然密密麻麻地坐了許多人。當這些人看到他所乘車輛之後,立刻無比興奮地站起來朝他歡呼。
“沈大人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啊,萬萬不要為朝廷之事操勞到累壞了自己身體。”
“是啊,朝廷離不開沈大人,這大晉的天下離不開沈大人。”
“沈大人你什麼都好,就一點不好。那就是太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了。”
沈秀端坐在車中,微笑著揮手向早已站立在兩旁避開他前行道路的眾人揮手致意。雖然這些人他一個也不認識,可他很是在意自己在人前的形象。
馬車停在了沈府門口,他從青蓋車上下來,又對著眾人揮了揮手,這才轉身進了大門。
“咣噹。”一聲,沈秀的身形便消失在了緊閉的大門之後,而與此同時,那些原本都帶著笑容的眾人幾乎不約而同地沒了笑容。
“操,小人得志。”黑暗之中,竟有人小聲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沈秀進的府來,管家立刻上前向他彙報今日府中的各種事情。沈秀一邊朝書房走去,一邊聽著管家的彙報。這管家跟了他好些年了,一身修為倒不是很高,只是六品修者。可此人對於庶務的處理讓沈秀非常滿意,又加之此人對沈秀一直以來忠心耿耿,為人又謹言慎行,不該聽的不聽,不該說的不說,甚是讓沈秀滿意。他前天剛給這管家的兒子任命為一方縣令,當時便讓管家感動地跪在地上給沈秀磕了幾個響頭,做起事來更是盡心盡力。
兩人進到燈火通明的書房,管家關好房門,又貼心地將沈秀外衣朝服脫掉,便要掛在屏風之後。剛繞過屏風,赫然便見一人手持一把長劍靜靜地站在那裡,還未來得及出聲,那人的長劍劍尖就已經到了他脖子之上。他能感受到對方的劍尖前冒出的劍芒將他脖子上的面板刺破,而又恰好停在了他的喉管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