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尼姑坐在亭中,望著那亭下流水,口中喃喃道:“我念的經,不好聽了嗎……”
槐序蟬聲,也在這一天隨著秋風吹了去。
那也是她第一次明白失去的感覺。
………
日升月起,歲月流逝,轉眼又是一個秋冬,春來萬物,小尼姑唸誦著佛經,又長了一歲。
誦經唸佛,每日如此,在這庵中渡過,去過最遠的地方便是山下小亭。
又一年槐序。
小亭中的小尼姑聽著槐序的第一聲蟬鳴,手中念珠停滯,她睜開了眼眸。
青蟬落至亭中石板之上,抬起頭看向了她。
有這麼一剎那,小尼姑以為是去年的蟬兒回來了,她伸出手來碰了碰那隻青蟬。
青蟬不躲,任由她撫摸。
小尼姑目光惆悵,輕撫著青蟬的羽翼。
她只是輕輕一笑,說道:“我去年認識一隻蟬兒,與你一般模樣。”
但也只是像罷了。
師父說,蟬生短暫,七年埋藏塵土之中,只為一朝蟬鳴,只在一年槐序,秋風吹來時,蟬的一生也就結束了。
她早已接受了當年青蟬早已不的事實。
青蟬望著她的眼眸,發出蟬鳴之聲。
她的眼中好像多了許多愁緒,誦經的聲音也再沒了當初的稚嫩。
但她的笑容卻從未變過,早已深刻在青蟬的腦海之中。
這一年槐序,又有一隻青蟬,在這小亭邊上聽她誦經。
入夏幾日,小尼姑看著那石板上的蟬,恍惚想起了去年的青蟬。
它們太像了,就好像是同一只一般。
她問道:“你與它一般,都喜歡聽我誦經,也是在這小亭裡,在這石板上。”
“佛說萬物皆有來生,你是它的來生嗎?”
應該會是吧,小尼姑心中這般想。
青蟬靜靜望著,似在回答她,但小尼姑卻聽不到——‘佛說來生,但我卻是此生。’
這一年槐序,小尼姑的臉上露出了許久未見的笑容。
轉眼間又過去了三個月。
直至夏末之際,青蟬又要回到地下。
此刻的它才覺得,短短一季,竟是這般短暫。
小尼姑再一次道別了青蟬,就算過去了三個月,她仍舊不明白,昨年的青蟬,與今年的青蟬,到底是不是同一只。
她有些迷茫,但總歸是好事。
夏末蟬聲消逝的最後一刻,小尼姑抬起頭問道:“明年你還在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