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精不答,只是趴在陳九的掌心之中,羽翼顫動。
“這般執著?”
“那便讓陳某看看你心中的禪,如何?”
禪精抬頭像是在唸叨佛語一般。
陳九見它不曾拒絕,取下發梢玉簪,清風竄出,引蟬入夢。
他閉上雙眸,隨著清風一齊進了蟬的夢裡。
…………
若蟲七年,埋藏於青山河岸旁。
青山中有一小庵,佛庵鐘聲黎明而起,朝醒萬物。
在那河岸邊上有一小亭,庵中有位小尼姑,正午時分總會至小亭處唸誦佛經。
若蟲埋藏小亭邊上,聆聽佛經,久而久之,於塵土之下開智成精。
轉眼過去了數年,若蟲終是破土而出,羽化為蟬。
目光所致,是那小亭之中閉眼誦經的小尼姑,七年過去,當初的小尼姑已至金釵,誦經之聲仍有些許稚氣。
蟬愣了許久,它知曉,每日誦經的便是眼前之人,開智醒靈之恩,無論如何都得報。
便是要在這極少的歲月中報她的誦經之恩,儘管她並不知曉此事。
小尼姑每日至小亭誦經,除卻大雨時分,未有間斷。
夏至蟬鳴。
小尼姑坐在亭中,手中撥動念珠,唸誦著佛經。
聽耳旁蟬鳴,緩緩睜開雙眸。
在那亭中石板之上,正有一隻青蟬望著她,蟬身似玉,像是在聽她誦經一般。
“蟬兒,蟬兒,佛說眾生,眾生皆佛,你也一樣嗎?”
小尼姑笑出聲來,笑得那麼快活,腮幫上露出兩個淺淺的小酒窩,像是一朵綻開的紅山茶。
說到底,她也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小尼姑,對這世間的一切都抱著好奇,就如眼前的青蟬。
青蟬傻傻的望著,只覺得她笑的很好看,亦是它從未見過。
青蟬每日正午都會在亭中等待她的到來,每每如此,就算是有時落了雨,也會在此等待,就算知曉她不會來,也會保佑期盼。
小尼姑來到小亭,見那亭中青蟬盤旋而起,喜道:“又是你啊。”
“你喜歡聽我念經嗎?”
“那我念給你聽。”
山水之間,小亭之中,青蟬靜伏,女尼誦經。
佛聲入耳,青蟬也入了佛,小尼姑修的是禪,青蟬亦是修禪。
夏末秋初,青蟬終不能停留太久,就算成了精亦是如此。
當那秋風吹走夏天,它也藏進了土中,就在那小亭之中。
當小尼姑再來之時,每日陪伴的青蟬也不再與往常一般在小亭等候,她有些著急了,抬頭喊著:“青蟬,青蟬!”
日落西山,她終究是沒能等到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