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封郵件,談到了日本搜尋市場的價值。
令人震驚!
今年,國內的搜尋市場總價值,大約是30億左右,百度佔了大部分。雖然百度在微點的衝擊下,市場份額已經下降到了50%,可是在商業化運營方面,百度仍舊遙遙領先。
日本就很誇張了。
今年的搜尋領域總產值,超過2800億日元,相當於160億華夏幣!
是國內的5倍還多。
微點在國內的全年收入,也就是34億左右。要是進入日本市場,哪怕只佔據日本搜尋市場5%6%的份額,也足有10億元!
果然是發達國家啊,太有錢了!
這一下,周不器也就明白為什麼百度要風風火火的殺進日本市場了。只要做起來了,真是跟印鈔一樣。
周不器都有點心動了。
日本的搜尋市場,紫微星要不要嘗試著踏上一腳?
日本的網際網路產業雖然遠不如國內,但是人家的廣告業務太發達了,而且民眾對廣告的信任度極高,廣告轉化率極高……只要做成了,就是天天撿錢。
第五封郵件,說的是日本目前的薪資情況。
應屆畢業生,普遍在20萬日元25萬日元左右。換成華夏幣,就是12k15k之間。
這樣的薪資水平,大概是國內的兩倍。
好處是,日本不同於歐美,有著很強的集體主義思想,推崇奉獻主義和強權文化。如果是普通的工人在工廠打工,那必須給加班費。
如果是白領在公司工作,那加班就是為公司做奉獻,不存在加班費一說。
這已經形成國家文化了。
在國內,往往是領導打聲招呼或者臨近下班時安排個新任務,暗示他加班。在日本就不一樣了,是必須加班。
寧雅嫻此前就給周不器講過故事,說是準時下班,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似的看她。大家即便聊天喝茶,也要下班後在公司熬幾個小時,來表現自己對公司的忠誠度,來展現自己的努力程度。
王星在郵件裡還提到了一點,談了日企裡的論資排輩。
在國內,兩個25歲的年輕人,能力特別強的,可能月薪5萬塊;能力差點的,月薪可能只有5000元。在日本不會發生這種情況,是按照級別、按照年齡排序的。不管能力高低,在同樣的年齡段,薪資差距不會太大。
這就造成了很多老頭子級別很高、薪水很高,可是啥都不會。核心骨幹的年輕人級別很低、薪水也很低,苦逼掙扎。
周不器沉吟許久,默默思考。
百度的日本戰略,幾個高管都是從國內派過去的。可想而知,採用的都是國內的管理方法和企業文化,以能力為先,而不是以工齡為先。
這肯定比固化的日企文化強太多了。
可是,會不會有水土不服的問題?會不會就是文化層面的不融入,才導致百度最後的兵敗如山倒?
這事得多想想,不能草率下決定。
谷歌這麼強大,來華之後沒有尊重本土文化,也要灰頭土臉。百度駕臨日本,跟谷歌來華,其實沒什麼區別。
這事還真沒那麼簡單,紫微星不能太冒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