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吐蕃獨立面對大唐,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宰相桑布扎說道。
其他兩位大臣也表示了憂慮。
看到大家為難的模樣,松贊干布的叔叔,大將軍南寧松贊說道:“沒什麼大不了的,祖宗的基業,絕不能拱手讓人。吐蕃的武士都是英雄,大不了和他們拼個魚死網破!”
松贊干布說道:“叔王說的對。咱們吐蕃人個個都是英雄好漢,骨子裡流淌著不屈的英雄血。
唐朝固然強大,但是他們計程車兵也是血肉之軀,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過去,我們就曾經多次戰勝過他們。
這次他們來侵犯吐蕃,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吐蕃山川形勝,佔據著地利。我吐蕃臣民眾志成城,又佔據著人和。
我堅信,吐蕃一定能夠戰勝唐朝,這次一定要狠狠的打擊他們,讓他們以後再也不敢覬覦吐蕃。”
松贊干布語氣堅定,他頑強樂觀的態度,感染了吐蕃的軍政大臣們。他們都向松贊干布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
統一了思想以後,吐蕃的高層開始商議具體的抗戰計劃。
祿東贊說道:“吐谷渾投唐以後,吐蕃東、北。南三面都處於唐朝的包圍之中,只有南面與印度和尼泊爾相連,是吐蕃的物資供應通道。
臣建議,立即派人出使印度和尼泊爾,爭取他們的支援,畢竟,一旦吐蕃不存在了,他們將直接面對唐朝。
所謂唇亡齒寒,吐蕃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臣想他們是會站在咱們一邊的。”
松贊干布說道:“好,這件事就由你來負責,最好親自去出使,設法說服他們。”
“臣遵旨。”祿東贊說道。
大將軍南寧松贊說道:“贊普(國王),臣自從上次與唐軍在吐谷渾交戰之後,就對唐軍進行了深入研究。
臣發現,他們的軍制更有利於軍隊的管理。仿照他們的軍制改革已經來不及了,但是有一點可以借鑑,那就是軍區制。
這次唐軍進攻吐蕃,無非是從其隴右道、吐谷渾和安西都護府三處出兵。
臣建議,分別對應的成立東部、東北部和北部軍區,建立三個將軍府,每個將軍府下轄九個萬人隊,贊普直轄5個萬人隊,作為此次作戰的主力部隊。
同時,將吐蕃全國14歲至45歲以下男子,編入地方的千人隊,每十天中,用三天時間進行軍事訓練,作為主力部隊的補充兵員。”
宰相桑布扎說道:“南寧將軍的建議,臣贊成。臣已經統計過了,吐蕃境內可以徵召後備兵員78萬人,加上現有的部隊,全國可以參戰的人數,達到了120萬人。”
眾人聽了一陣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