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妾室說道:“白雲說她要把歡兒帶走養大,讓他回來報仇。王爺,你可要把歡兒救回來呀,”說完,又大哭了起來。
李恪心煩意亂,不耐煩的說道:“別哭了,歡兒的事情,我會想辦法,你先下去休息吧。”
李恪獨自躺在白鳥智香子的床上,心亂如麻。也不知怎的,對於白鳥智香子帶走自己的兒子,他並不十分感到焦急,對於她也沒有恨意。甚至,他隱隱約約的感到一絲希望,覺得自己還有和她見面的一天。
吐蕃,布達拉宮。
松贊干布接到了明珠公主的來信,心情十分不爽。
作為一國之君,松贊干布對吐蕃面臨的國際環境,還是有清醒的認識的。他知道,唐朝對於吐蕃用兵,是遲早的事情。
然而,吐谷渾直接併入了大唐,吐蕃和大唐之間,失去了這個緩衝地帶,戰爭實實在在的就要來臨了。
吐蕃的地形,相對於大唐來說,是居高臨下。然而,吐蕃和吐谷渾交界的地方,正是祁連山脈和阿爾金山脈,吐谷渾相對於吐蕃,也是居高臨下。
唐軍從吐谷渾進攻吐蕃,直接就進入了祁連山脈與崑崙山脈之間的盆地,這裡也是吐蕃的重要糧倉之一,失去了這個盆地,吐蕃的實力將大大削減。
松贊干布恨恨罵道:“諾曷缽這個窩囊廢、軟骨頭,真是個孬種,就這樣把祖宗傳下來的大好基業拱手讓人,太令人鄙視了!”
罵人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松贊干布必須面對現實,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松贊干布是西藏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他像佛祖和高僧大德一樣為藏族人民世代供奉。他今年只有27歲,但是卻已經有了14年的執政經歷,
唐貞觀三年(629年),松贊干布13歲時,國王朗日松贊被人毒死。諸族一起舉兵叛變,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勢入侵,蘇毗舊貴族也在積極地進行“復國”活動,紛紛向吐蕃進兵發難。松贊干布在這種內困外擾的嚴重局勢下繼承王位,成為吐蕃第32代贊普。他沉穩果敢,以強硬手段應付叛亂,經過3年征戰,終於穩定了局勢,再次恢復了吐蕃的統一。
後來他連年征戰,東與大唐的涼、松等州相接,南至婆羅門(印度),強大土蕃王朝巍然屹立在青藏高原。
今天,松贊干布召集四大名臣吞彌·桑布扎、祿東贊(即噶爾·東贊、支·賽當汝恭頓和娘·赤桑揚頓,以及大將軍南寧松贊等人,商討應對唐朝入侵的對策。
松贊干布首先將明珠公主傳來的訊息,向大家作出了通報。
大臣們一個個眉頭緊蹙,他們知道,吐蕃將迎來歷史上最艱難的時刻。
大論(外交部長)祿東贊說道:“過去咱們吐蕃和大唐多次發生過戰爭,吐蕃的武士們英勇善戰,敗少勝多。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唐朝這些年來,國力大大的增強了,常備軍隊的規模,也已經達到了百萬之眾,而且,他們的軍隊這些年來連年征戰,取得了重大勝利,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士氣也十分高漲。
反觀我吐蕃的軍隊,這些年來沒有經過戰爭鍛鍊,軍隊的數量、裝備、訓練水平和實戰經驗,都比不上大唐的軍隊。
這個仗不好打呀。”
“是啊,唐朝周邊所有的國家,基本上都併入了大唐的版圖,據說,就連阿拉伯帝國,都對大唐畏懼三分,和他們簽訂了和平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