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的簡單,他們想做天子,而天子需要親耕籍田。
那自己就親耕籍田好了。
準沒錯。
都是誰,就不一一列舉了。
給入土的諸公們,留個面子。
自漢魏以來的野心家們,不論立國功成與否,或多或少都耕過名叫作“籍田”的這塊地。
今人善佛。
如今有人言:“彌勒下現居兜率天宮,來世到娑婆世界成佛。向佛祖秋雨,屆時必將雨澤隨時,谷稼滋茂,不生草穢。一種七獲,用功甚少,所收甚多。食之香美,氣力充實。”
高寶德不信這些,然後,也不信宇文邕今日,真把耕田當作祭祀了。
天子是庶民百姓君父,自然有必要替百姓求得豐收大年。
可是宇文邕現在還只是同州刺史,最多替同州諸民求得豐收年景就行。
完全沒必要代行天子事。
早些時候,宇文邕和高寶德就分析,這幾日去耕耕田,是為了以身示範,而非祭祀籍田。
既然不是祭祀,就是給同州的老百姓們打個樣子,恁的還需這般長的時間?
高寶德自己分析了半天,覺得既然宇文邕不可能是去親耕籍田,反而有可能是認認真真地真的耕田去了。
可能宇文邕把耕地、播種、收割、運載、打場、揚場、糧食入倉,都體驗了個遍。
摸摸魚不好嘛?
咳咳。
……
何以至此……
高寶德轉眸間,見門口那個年輕小吏,仍探了個腦袋,看著她的方向,等候她的吩咐。
於是高寶德擺了擺手,說道:“你先下去罷,倒不必去尋主公。”
“諾。”
小侍從正了正身子,就把腦袋探了回去。
高寶德搖搖頭,端起另一本文書批閱起來。
可剛泛起,還沒過兩息,她就又放下書帛,站起身來。
看不下去了。
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