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寶德揮揮手,小宮婢隨之下去。
帳外發生之事,宇文邕並不能知。
隨著天色漸漸入暮,各個營帳都掌起油燈來。
……
高洋所居大帳之中。
不像高寶德一般罷退諸人,而是除了高洋,還躬立著不少人。
少說就有太子。
高殷也同殿中幾位臣僚一般,在高洋帳中,他立在之前,倒是明顯。
若是高寶德同在此殿,就能看出殿內之人,分明是同姓宗室,而非異性大臣。
“太子寬弘盡下,出於恭儉,號令溫雅,有古之風烈。”高洋之下,高殷之後,有一宗臣站出來,禮罷,朝著天子和太子說道。
說話之人,是高歡從子,高歡之弟趙郡王高琛之子,高睿。
當年,趙郡王妃生產高睿的那段時候,丈夫高琛與庶嫂有染,也就是同高洋之父高歡的妾室小爾朱氏私通,被高歡當場捉住,並痛杖致死,年僅二十三歲。
因而高睿還未出生就喪父。
只生一月時,亦被高歡抱去交給他自己的愛妾遊氏撫育。
所以於高睿而言,他其實同親生父母並無感覺,自己從小長於高歡膝下,與高洋等人,不是親兄弟,卻也勝似親兄弟。
“須拔可不能如此誇子殷,好讓他興奮得不知所以然了。”
高睿,小字須拔。
高洋微瞪高殷一眼,轉頭同高睿說道。
他將高睿等宗室子弟叫來,是欲鼓勵他們一番。
明日彎弓射鵰,可不要留有餘力。
“吾一直希望,宗室之中,總能有英傑輩出以輔佐太子殷。”
高洋尤其看了看包括高睿在內的,他們年紀不大的宗室子弟。
高睿聰慧早成,兼之勇武,是高洋一直以來,都在栽培養育之才。
“須拔,你可不能只誇太子殷,明日你若拔得頭籌,吾便年底放你為滄州刺史,都督滄瀛幽安平東燕六州諸軍事。”
高睿英武,一直有鎮守四方之志。
微微轉目,看了眼高睿一旁之人。
宗室裡面的這些人,都是些什麼人,各自懷有些什麼心思,高洋一清二楚。
即便高洋之父殺了高睿親父,他高洋還是率先第一個和顏悅色地去鼓勵高睿,而不是同他血緣最親的弟弟們,就能看出來其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