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北境,會比我們更先撐不住。”
“若是過了寒冬,明年,此消彼長,局勢更會明朗。”
北境孤苦,又要養那麼多的兵馬,的確不容易。
趙申的分析,讓不少文官點頭。
“可是,那邊已經大軍壓境,他們定是孤注一擲,怎麼可能與我們慢慢耗?”
一位武將皺眉出聲。
趙申搖搖頭。
“陛下,既然形勢如此,逆賊根本無力大舉進攻。”
“這圖上所繪,定是有九成是迷霧。”
說著,他直接伸手。
“北境騎兵多,自然會選適合騎兵攻擊的路線。”
他順手劃出幾條線:“這幾條都是一路通暢,適合輕兵疾行的。”
“要想穩定大局,逆賊自然要走最快速度進京的,那,就只剩這三條路線。”
玉嬋嶺,玉川河,還有就是,清源關。
三選一。
不過片刻,趙申已經將局勢分析透徹。
“那我們就三路出擊,將他們攔在關外。”
一位武將握拳出聲。
“不可,他們騎兵多,我建議我們就守在京城,等他們來。”
這個點子讓不少人點頭稱讚。
以逸待勞不說,依靠堅城,說不定真能擋住。
大殿上你一言我一語,一時間又開始議論紛紛。
“咳咳。”皇帝輕咳一聲,看向趙申:“趙愛卿,你說,如何應對?”
趙申沒有搭話,而是看向攤開地圖的趙靈霜。
“趙林,你說呢?”
趙靈霜看向自己的父親,見他面上露出鼓勵神色,點點頭,朗聲開口。
“不管上黨郡遊騎兵統領孫有勝的騎兵會不會去清源關,有此一動,說明清源關是這一次勝負關鍵。”
“至於誰去統兵,是守清源關外,還是守在京城——”
她頓了頓,面上露出一絲輕笑。
她想起在與廖鶯鶯閒聊時候,廖鶯鶯說的,關於天師對帝王的評價。
一位有為帝王,就該不畏艱險。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