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核彈,那我就自造星艦,飛離星球,然後對你的星球基地進行降維打擊!
別的私服經營者一看:臥槽,既然你為了搶玩家客戶都這麼不要臉了,那我就用魔法打敗魔法!
於是,各種魔法、異能、魔獸、黑科技、外星生物……只有在科幻片裡看到的那些亂七八糟的物件和物種,也開始紛紛出現……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了,星際戰爭、魔法戰爭版本,已經脫離了《我的世界》最初版本的基本框架,那是若干年之後,《我的世界》進行了重大升級才有的版本。
短期內,私服還是以陸地戰爭為藍本,包括原子彈版本,那也是較為後期的MOD版本,而且與星際戰爭版本之間,還隔著很多進化版本,比如鐳射武器版本、衛星版本中,核彈根本到不了目的地就會被對方給打下來。
總而言之,私服MOD的開放,相當於就是讓玩家們和其他小作坊遊戲製作者們,共同參與到了《我的世界》的遊戲開發過程中,官服的每次版本更新,都是根據當時風靡一時的私服版本進行改版的。
也就是說,採用私服MOD這種形式,方傑連遊戲後續版本開發的成本都省了,所有私服MOD版本因為是建立在官服版本基礎上的,所以無論什麼版本,智慧財產權始終歸官方所有。
而且,很多私服MOD都只是私服經營者提供一個創意或者需求後,沸騰遊戲按照客戶要求定製的,這些MOD版本的智慧財產權本來就歸屬沸騰遊戲。
但凡定製的MOD版本,沸騰遊戲是要另外收取定製費用的,這還是像前世《傳奇》私服一樣,將遊戲製作與遊戲運營進行了分離,私服管理者只負責遊戲推廣和運營,遊戲製作這種技術上的事情一般都是交給專業公司來完成,自然是要付費的。
除了沸騰遊戲之外,也有眾多私人遊戲製作工作室或者小的遊戲製作公司參與了MOD的開發和製作,一旦他們開出一款很有創意的爆款版本,就會賺得盆滿缽滿,一個版本可以賣給很多私服運營,或者採取合作拿提成的方式賺錢。
漸漸的,《我的世界》這款遊戲,已經脫離了原本的運營框架,而是形成了官服、私服、MOD開發商共同為廣大玩家提供個性化、創意化的服務模式,並依託遊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
而這些不同的遊戲模式,也吸引了各種不同追求和遊戲喜好的玩家入駐,以至於《我的世界》裡流傳著方傑曾對玩家們說的這麼一句經典名言:“總有一種MOD是你喜歡的,如果不喜歡,那一定是你還沒找到,而不是我們沒有。”
《我的世界》,名副其實,最終使得每一名玩家都能在遊戲中,找到屬於他們的世界!
這也是《我的世界》後來被評為世界上公認的最偉大遊戲之一的原因!
後世許多遊戲在玩法上,都或多或少都借鑑了《我的世界》不同版本的MOD,有些遊戲甚至只是將其中一種MOD進行細化併發揚光大,就成為了經典之作。
遊戲製作者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經常會說同樣一句話——本遊戲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我的世界》,其中XXX玩法就是在向《我的世界》致敬!
比如同樣是開放性沙盒遊戲《EVE》,在《我的世界》迅速火爆海外遊戲圈後,遊戲官方認真研究了《我的世界》裡的玩法套路,然後對自家遊戲進行了一次重大升級,釋出了新的遊戲版本:《EVE:勢力戰爭》!
普通玩家一般哪會注意《我的世界》是哪家公司開發的,但冰島遊戲公司不一樣啊,前段時間方傑還在遊戲裡攪風攪雨呢,所以特別關注他和沸騰遊戲的一舉一動。
於是第一時間便注意到這傢伙在《EVE》裡鬧騰了一陣子之後,悄無聲息地在STEAM上面釋出了《我的世界》這款遊戲。
這就讓冰島遊戲公司不得不擔心方傑是不是針對他們的《EVE》,或者,也可能是抄襲了他們《EVE》裡的某些玩法。
果不其然,《我的世界》和《EVE》一樣,也是一個開放性的沙盒遊戲!
可全方塊畫素的遊戲是什麼鬼?
就這?
這樣的弱智畫風遊戲,能跟咱們硬派科幻相提並論?
但事實就是出人意料,《我的世界》迅速爆火,人家在上市第一天,遊戲下載量就超過了10萬次,一個月後,註冊玩家超過百萬,聯網線上玩家人數日均突破30萬,STEAM上面的玩家評分是:好評如潮!
再反觀自己的《EVE》,釋出半年多時間了,線上人數依然只有一萬多人……
兩者確實無法相提並論,不是《我的世界》不如《EVE》,而是《EVE》遠遠不如《我的世界》。
所謂存在即是合理,這逼迫冰島遊戲公司高層,不得不親自進入《我的世界》進行遊戲體驗。
結果這一體驗,便一發不可收拾,幾個公司高層在聯網生存模式下被人抄了好幾回家後,氣得牙癢之下,開啟了氪金模式,前後花了超過10萬美元,終於成功成為了服霸的存在。
這時他們才猛然驚醒!
FUCK!
老子竟然在這款“弱智的”、“免費的”遊戲裡,破費了超10萬美元!
如夢初醒的他們,這才意識到《我的世界》的真正優秀之處,並且很快抓住了遊戲之所以這麼耐玩氪金的核心本質!
《我的遊戲》比《EVE》更優秀的地方在於,除了上手簡單,還成功挑起了玩家勢力之間的矛盾鬥爭,而且這種鬥爭所產生的情緒,還對現實產生了影響!
既然是人家的優點,那就要學習借鑑!
不要以為老外們整天罵國人盜版,他們自己就不抄襲了,比如美國在科技發展起來之前,其實絕大多數智慧財產權都是抄襲照搬歐洲國家的,尤其是英國和德國的,並沒有支付一分錢的知識版權費。
包括他們的移民政策,其實就是一種掠奪他國智慧財產權和人才的戰略手段,只不過套路更深,而且是釜底抽薪的那種,如果認為這只是人家包容併兼的國家特有文化,那就太單純了,否則《排華法案》是怎麼來的,瞭解一下?
遊戲行業也同樣如此,只不過借鑑的同時,經常會恬不知恥地加上一句:這是向XXX遊戲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