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劉備切齒痛恨的仇敵、這個妄圖篡取大漢基業的奸雄,在荊襄戰事不利的情況下,引兵後退,在新野城外突發急病,死了?
劉備曾經無數次對自己說,也對身邊的所有人說,哪天曹操死了,那一定是上天降罪,是天厭之,天滅之。從此天下去了亂源和禍害,值得大大的慶賀。可是收到軍報以後,劉備卻真沒有慶賀的興趣。
他對部屬們說,茲事體大,須得確認真實,不容半點作偽,先不要刻意聲張。於是遣了精幹人手出外打探,務必要求個明白真實。
明白且真實的資訊,三五日後陸續傳回。曹操真的死了,河北中原一片紛擾,亂得不成樣子。那個巨大的曹魏政權,漸漸有分崩離析的跡象。
部屬們無不狂喜。有些元從舊部,因為家鄉父老百姓死於曹操對徐州的屠殺,對曹操的仇恨早已入骨。他們忍不住歌舞以慶祝,劉備也陪著。但實際上,劉備依然沒多少喜悅,反而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這些日子,劉備想起許多舊事。
想起初領徐州時,是曹操出面表劉備為鎮東將軍、宜城亭侯。
想起徐州失利,基業分崩時,是曹操接納劉備一行人,予以厚待,支援軍糧,表劉備為豫州牧。
想起呂布擊破小沛,使劉備成為喪家之犬的時候,又是曹操接應劉備退入許都,表劉備為左將軍,而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直到最後,某一天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那一句話裡,蘊藏著太深邃的心機、太險惡的試探,當時劉備嚇得投匕箸於地,幾乎失態。
然而後來劉備又常想,這句話,就只是試探麼?不是的,那裡頭應當有真誠的東西,有曹操對劉備真實的讚賞和欽佩。
雖然兩人的地位相距甚遠,實力更是天差地別,可曹操偏偏能看出劉備是自己的同類。其實劉備自己何嘗沒有同樣的感覺呢?天下英雄,無非曹劉,曹劉之間,又惺惺相惜久矣。只有曹劉兩人才真正胸懷大志,才有翻覆天下的才能和毅力,才擁有以一身而擔天下之責的膽略。
只不過走的路不一樣罷了。
在劉備眼中,曹操走的,是一條看似痛快卻包藏了太多詭詐伎倆、兇殘手段的路,那路上鋪滿了無辜者的血,必定禍根深埋、遺害後世;而在曹操眼中,大概覺得劉備迂腐不堪,成天想著膠柱鼓瑟、緣木求魚吧。
曹操永遠是信心十足的架勢,可劉備卻不會盲目自信。事實上,劉備也偶爾會懷疑,究竟自己的選擇對不對?前漢的制度、前漢的盛世,究竟能不能復現於當代?究竟我這麼走下去,是不是能夠通往盛世的路?
可惜天下只有一個,也只能選擇一條路去走,沒有妥協的餘地。既然與曹操勢如水火,就只有每事皆與曹操相反,曹操以急,劉備以寬;曹操以暴,劉備以仁;曹操以譎,劉備以忠。惟有如此,事乃可成耳。
劉備眺望長安城。
他忽然想到,城裡的曹丕現在會如何?
劉備是見過曹丕的,記得那是一個頗有才華卻稍顯輕佻的孩子。將近二十年過去了,魏王既然病逝,魏王世子便要擔負起責任,可曹丕又能做到什麼程度呢?
劉備看看身邊的侍從,試探地問道:“雖說漢賊不兩立,但曹操畢竟是一代奸雄。奸雄離世,我們的禮數不可廢,應該派一個使者去弔唁的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