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談孫劉聯盟之間,會因為這個尚未出生的孩兒生出多少事端。眼前來說,孫夫人有孕,兩家臣子自然歡欣喜悅。
魯肅與呂岱商議過後,額外給將士們放假一日,讓大家稍稍歇腳。雷遠也通知魚複本地籌措補給,使江東將士們加餐,又提出當晚設宴招待江東軍中將校。
兩軍將士自行在宜都郡兵馬列隊之處會合、整隊。
魯肅、呂岱等將校隨著簡雍和雷遠先行。
走著走著,魯肅回頭再看看。
他注意到了,這片開闊地的東西兩側,都有正在興建中的堡壘。
堡壘的外表很粗劣,但是看得出來,外牆高而厚,牆外有壕溝,每兩個方向的牆體夾角處預留了望樓的位置。一座望樓已經造好了,碎石為底座,然後用巨大原木往上搭了兩層。還有三座望樓暫且闕如,只有幾輛載著碎石的推車停在附近。
兩座堡壘的出入口,都有軍卒戒備森嚴。這些軍卒應是江關都尉下屬,看衣著和裝備水平,與雷遠的本部精銳、馬岱所部騎兵遠遠不如,但面色都屬紅潤,站崗放哨時的態度也很嚴肅。
雷遠勒馬停轉,問道:“子敬,你在看什麼?”
魯肅道:“我數月前入蜀,當時也從此道經過,卻沒見到這些佈置。”
雷遠笑道:“子敬,如今荊益兩州已為一體,而江關為連線兩地的要衝。我為江關都尉,不敢不用心啊。”
魯肅略一回思,才想起雷遠還有個江關都尉的職務,乃是千里峽江上真正的東道主。看來此君轉戰江淮期間,對峽江各地的建設經營,毫無有疏忽;而其治政的用心,也一點都不下於治軍呢。
當下兩人閒聊著,再往前去。
由這片開闊地起步,一直向東,道路都經過修繕拓寬,不似先前所經那般坎坷。有幾段道路大概是舊址坍塌不堪應用了,所以乾脆經過了重新夯築。新夯築的路面非常堅實,用的是細砂、碎石、黏土、石灰等混合成的材質,路面中央隆高,兩側還有專門開挖的排水溝渠。
再走一段路,繞過一片林地,便看見魚復縣城。
這縣城魯肅年初來過的。
他知道,這峽江最險峻部分,綿延七百餘里,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魚復縣則在這段複雜地形間,岸邊地勢略為平坦,能方便行旅,又可為墾田耕種的寶地。上古時,此地為庸國的魚邑,秦時置縣。
漢初,此地設定有名為扜關的關卡,用以稽查往來行旅的符傳,並及課稅。當時扜關、鄖關、武關、函谷、臨晉這幾處,都是天下名關,也是財賦所出的重地。直到光武中興以後,撤銷江關都尉的職能,魚復縣這才慢慢地衰退。但城池畢竟為秦漢舊塞,又經公孫述的營建,規模不小。
然而眼前的情形又讓魯肅吃了一驚。魚復縣城已經被拆除了。
在魯肅眼前,整座城池除了靠北面山坡、靠東面東瀼水河畔田畝的兩段沒動,西、南兩面的城牆都被推平了。看樣子,是想把整個城池向西向南延展,擴建到原本的三四倍面積。
此時正有上千壯丁如蟻,忙著平整地面。雖然峽江間氣候溼冷,可壯丁們幹得汗流浹背,許多人乾脆赤著上升忙碌。在大路北面的一條岔道上,又有一隊老弱,端著熱氣騰騰的水桶、飯盆,正在往城池方向去,給民伕送水送飯。沿路還有小隊士卒分散各處,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