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一來,雷遠的行程總算舒緩。
他居住在樂鄉縣吏的舊宅邸,有時候親自去田間觀看春耕的情形,幫著幾處種子和耕牛缺乏的村社解決困難;有時候則向洈水上游去,督促趕在漲水前加固堤壩。
因為他著常服往來,看上去不似貴人,其間還真又撞上幾次宗族與地方小吏勾結,魚肉鄉里的事情。那些人無非被雷遠狠狠地打臉,痛加懲治。
又過了數日,趙襄帶著家裡的一大群人來到樂鄉。
正好春日踏青時節,雷遠索性邀請趙襄結伴巡視各地。
他們並轡騎行,有時候檢視自家的產業,慰問鄉里,也有時候只往山間景色宜人處閒逛。過去的冬日雖然寒冷,春天來得卻早,兩月圖上的時候,山水間的林木都抽出了綠芽,暖風所到之處,帶著青草綠樹特有的萌發氣息,沁人心脾。
連著幾日裡氣候也晴朗,豔陽照耀下,使人一天比一天暖和舒適。對雷遠來說,他在蜀中堅持了潮溼陰冷的大半年,又克服荊山中的寒雪,終於等到了渾身毛孔舒張的愜意日子了。
當然,公務還是有的,不能完全拋開。
比如孫夫人那檔子事,就有後繼。
從江陵來的文書中提到:董和奉了玄德公的意思,專門輕舟直放,往京口去了一趟。見到孫權以後,他客客氣氣的鞏固盟約,又稟及孫夫人將往成都,只擔心沿途大江不靖,多有水賊作亂。孫權當場只得大笑,請玄德公只管照顧夫人,不必顧忌其它。
不久後又傳來急信說,吳侯為此專門遣了使者,將會趕在孫夫人入蜀前前往成都一行,祝賀玄德公控制益州以示友好,並且商定孫劉聯盟後繼協同對曹作戰的細節。
某一日裡,雷遠和趙襄在江畔的城陵磯駐足。
雷遠費了不少功夫,終於在避風處升起篝火。趙襄看著雷遠臉上被煙燻得黑乎乎,不禁笑了起來,雷遠卻只看著她被篝火映紅的臉出神。
“別愣著,快把盆子擱上!”趙襄嗔道。
趙襄手裡端著個盆子,裡頭放了幾條洗剝乾淨的魚,肚子裡還填充了香茅和杜衡等香草、野菜之屬。雷遠連忙把盤子接過來,掛在篝火上的木架下段。
那木架是趙襄用各處採摘來的樹枝盤折而成的,盤子掛上去以後,有些晃動,過了會兒才穩定下來。
篝火隔著盤底慢慢炙烤,趙襄截了兩根樹枝小心翻檢著。隨著噼剝聲響,魚肉慢慢被烹熟,油脂浸潤香草,散發出濃郁的香氣。
“五條魚多了點,怕是吃不完。”趙襄說。
雷遠道:“無妨,一會兒有江東的客人來。正好招待他吃魚。”
&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