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宋琬見過數次大兵過境的慘烈情形了。
他本來居住在江陵西北的烏扶邑。那座小城地處荊襄道上,又是沮水、漳水、沱水彙集之處,足足經歷數百年繁盛,城中多有店鋪,普通民眾也不在少數。
但自從建安十三年曹軍南下,整座城鎮瞬間狼藉。
宋琬清晰地記得那情形。邑中到處都是被洗劫的樓宅屋宇,還有許多被大軍屠戮的百姓躺倒在街頭,鮮血流了滿地。有些富戶、大宗以為可以閉上大門,依託裡坊宅院自保,最終也全都貶稱俎上魚肉,甚至妻女都不免凌辱。
當時宋琬闔家原也難免一死,是因為向曹公呈遞降表的族長宋忠恰好隨軍南下,才救下了章陵宋氏這一支遠方族親。
此後宋琬舉家遷往北方,聽說烏扶邑已經被完全廢棄,城池中的磚瓦木料,都被挪用來建造衛護江陵的小城,也就是麋城。
此後數年間,曹孫兩家在荊襄道沿線往來拉鋸,一次次讓宋琬知道了什麼叫賊過如梳,兵過如篦。有時候是曹軍,有時候是江東兵馬,有時候是因為打到敵境而縱兵擄掠,有時候是為了避免敵軍擄掠而先下手為強。
無論哪一家的兵馬,帶來的總是屠戮、焚燒、淫辱、掠奪……這使得荊襄之間再也沒有零星散佈的小村落,百姓們要麼流亡,要麼聚集到堅固的塢壁或城池中。
可惜,這回塢壁和城池都救不了大家。
雷遠孤軍深入攻取編縣,必然引起襄陽、宜城等地曹軍的猛烈反擊,這將會是一場大戰。而大戰之後,惟有玉石俱焚。
宋琬加快腳步。他有個秘密,去年的時候,他偷偷在後院挖了個隱蔽的地窖,地窖裡常備食物和飲水。若提前將自己的妻、子藏匿其中,或許能有萬一的機會避過劫難?
然而剛到宅院門口,他心頭一涼。
幾名甲冑鮮明的武人正立馬於院門前。為首一人彎著腰,和守在門口的馬甲說話,他的戰馬不耐煩地噴著響鼻,在寒冷的空氣中冒出股股白霧。
“宋琬在此!有話好說!”宋琬大喊著跑過去。
那說話的武人一回頭,宋琬便認出了,正是昨日晚間為雷遠開啟條幅的扈從。
“宋先生,我們奉命帶你上城頭一敘。我家將軍有請。”
“好,我馬上去。”宋琬連聲道:“然請足下稍等,有幾句話要和家人交待。”
“將軍催得很緊,請立即跟我們來。”扈從的答覆禮貌卻堅定。
他的同伴們勒馬過來,圍堵在宋琬身前,甚至還牽來一匹從馬。
宋琬只能連聲苦笑,隨他們上馬離開。
幾名門客凝視著家主遠去。
有人道:“你們猜家主想和家人交代什麼?”
另一人道:“無非是那個地窖吧。他以為我們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