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吳軍的機動兵力,通常數量保持在一萬五千左右,另外還有數量不明的鄉縣地方防軍。但此前甘寧渡江時,竟然一口氣抽調了一萬一千人,再加上此前呂蒙動用的兵力,至少半個南郡,甚至大半個南郡的兵力,已經被呼叫竭盡。而這一萬多人渡江以後,卻在雷遠發動的夜襲當中,盡數報銷了也。
正如孫劉兩家在襄陽等地派有細作哨探,這麼大的一場戰鬥,也瞞不過襄陽曹軍。於是曹軍南下試探,就順利成章了。
此刻駐守南郡的吳將唯有呂蒙,部下兵力更是緊張,恐怕這時已將報急文書雪片般發往柴桑去了,也不知吳侯的援兵什麼時候能到。
“軍師的意思,是要我領兵若干,打著支援南郡吳軍的旗號,渡江北上?”
“孫劉兩家聯盟,本來就是為了抗曹。曹軍既然威逼南郡,我方身為盟友,沒有袖手旁觀的道理。續之放心,這也是主公的意思。”諸葛亮正色道。
“然則吳侯那邊?”
“續之此去,初時無須重兵,只領本部騎卒即可,主要任務是協同南郡守軍、延緩曹軍南下的速度,並向他們宣示孫劉聯盟牢不可破。如此一來,可以視為主公向吳侯表達善意的舉措,將會有利於主公與吳侯的談判。”
“原來如此。”雷遠想了想,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想法。
既然樂進、文聘的進軍是虛張聲勢,那己方也以虛張聲勢來應對。數百騎兵北上,足夠了。從另一方面來考慮,廬江雷氏部曲經歷了連番作戰之後,需要休整,雷遠現在能夠比較容易呼叫的,也只有三五百名的騎兵。
只是……終究這些騎兵們,都是自家部曲中的精銳,究竟怎麼用,用到什麼程度,還是得仔細斟酌,做些相應的安排。考慮到方才取得大勝,各部將校尚未得到封賞,又要前往敵境,對於將士們的激勵、鼓舞,也需要額外下些工夫。
相關立功將校的封賞、提拔,雷遠來到公安時,原本有個腹稿。但如果這時候說出來,恐怕會給諸葛亮留下以為要挾的印象。於是他對自己說,終究戰事未歇,不妨待到渡江事畢以後再提。
他問道:“容我稍作準備,兩日,或者三日後出發可好?”
諸葛亮想了想:“兩三日裡,呂子明想必還能應付,續之自行決斷便是。”
雷遠微微頷首,道一聲:“諾。”
說到這裡,話題告一段落。
雷遠頓了頓,又問:“軍師適才說,有兩件事要我去做?”
諸葛亮點了點頭:“第二件事,較之第一件事更為重要。”
他轉過身去,從背後的櫃子裡,取出了兩樣東西放在案几上,繼續道:“此番主公與吳侯之間,必將有正式會談,以決定荊州的未來、孫劉聯盟的未來。但會談的前提,乃是我方戰勝,處於上風;所以該得的實利,不能放過。”
雷遠精神一振:“不知主公有何安排?”
“之後一段時間裡,在武陵、長沙等地,我們都會主動擴張,壓迫東吳的領地。武陵會交給陳叔至,長沙有黃漢升負責,而在南郡的任務,交給續之。”
“軍師的意思是?”
“我們此番渡江,初時不用重兵,以安呂蒙之心。但主公會立即遣回荊州水師一部,並調馮習、霍峻、向寵、杜普四將所部隨水師行動。水師抵達公安以後,與四將所部均由續之統一調遣……”
諸葛亮沉聲道:“請續之趕在江東援兵大舉抵達之前,出其不意地佔據枝江以西的猇亭、夷陵、秭歸等地,徹底堵塞東吳入蜀的通道。”
說到這裡,諸葛亮雙手捧起案几上的東西,肅立起身,站到雷遠身前:“另外,主公深知此番續之所部戰功極大。麾下部曲將校的敘功,一會兒馬幼常會尋你來辦;而對續之本人,主公已經頒下將印和文書在此。嗣後,續之便以奮威將軍的名義統轄水陸兩軍,在主公大軍回師之前,全權負責對南郡方向的一切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