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漂亮國的崛起經歷很明白的告訴朱見濟——
如果你想一夜暴富,
那就去販賣軍火吧!
憑藉美洲跟大陸島隔絕的超強地利,漂亮國透過兩次世界大戰,賺的盆滿缽滿,甚至在二戰之時,它還給日本賣了大批武器!
要不是因為後者野心越來越失控,逼的漂亮國不得已下海參戰,只怕它還要繼續當攪屎棍。
等西方的老牌強國打的家底空空,全是狼狽後,還得拉漂亮國過來“主持公道”。
由此,它的國際地位也跟著飛速上升。
這對朱見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燧發槍發明後,因為它的造價對比以前的火銃更低,效率更高,使得大明軍隊普遍配給。
加上以前積累下的各種火器,讓原來的刀槍棍棒顯得有些多餘。
他完全可以把用不上的老式刀兵賣到日本去,賺那些戰國大名們一筆!
反正批次打造刀兵簡單。
就日本村長混戰的水平,能拿刀的都是武士階級,能不缺武器嘛!
至於後世著名的石見銀山,那更簡單了!
因為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還沒有被人發掘出銀礦,地位還不被日本大名們重視。
按照歷史發展,即便山中有銀的訊息傳出,也得等到銀礦產出增長後的16世紀,才會引來周邊大名的爭奪。
而現在,才是15世紀的中期!
大明到了那裡,完全有無數方法把它拿到自己手中。
只是在短時間內,靠著挖礦的收入,指不定還沒有賣軍火來的快。
畢竟挖礦需要組織人手,做各種準備,但做生意卻是可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
朱見濟越想,就越忍不住心中激動。
他迫不及待的想讓人去日本,瘋狂的撈錢,然後反哺大明,解決大明內部殘餘的其他問題。
誰讓問題這種東西,是永遠解決不完的。
外部的軍事壓力一少,大家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到國內。
國內的主要矛盾一弱,就要去看另外的方面。
比如……大明國內的“銅錢荒”。
作為一名志向遠大的統治者,朱見濟總是容易想的非常遠,思維動不動就飄到三清天外。
他搞經濟久了,也不是很難注意到大明的錢幣問題。
為什麼在大明寶鈔呈現出明顯頹勢後,仁宣二帝還要硬著頭皮搞推廣?
原因便在於大明內部缺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