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三十八,年臘月二十七。
距離大年還有三天,雖然今年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
新皇登基,百王造反,年底的時候,又與北邊的金人發生了戰爭。
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唐人過年的心情。
有句話說的好,不管生活有多麼苦,年該過還是要過的。
在今日早上天還沒亮的時候,京師城門外,就排出了長長的隊伍。
在人群中有挑著雞鴨的百姓,有挎著籃子的婦人,還有那些很少入城好奇打量著四周的小傢伙們。
看著那高大宏偉的城門,小傢伙們都興奮不已,不停的嘰嘰喳喳的問著身邊的長輩,城裡面的情況。
對此,大人們也不嫌煩,笑呵呵的給他們講著,城裡熱鬧的場景。
聽到大人們的講述,小傢伙們都是憧憬不已,幻想著自己待會兒進城的時候,該去哪裡玩。
“鐺鐺鐺!”
隨著晨鐘的敲響,城門的兩個偏門,緩緩的被開啟。
隨後一對身穿鎧甲計程車兵,踏著整齊的步伐,來到了城門口。
緊跟在他們後面的是身穿灰色皂衣,手拿水火棍的京師府衙的人。
當這些人站好以後,百姓們便有序的排好隊,準備一一的走上前,掏出兩枚銅錢,扔到了箱子裡。
原本在眾人想來,今天應該跟以往一樣,沒有什麼情況。
可就在前面的百姓準備交錢的事,卻被衙役伸手攔了下來。
排在第一位的老頭,一手牽著自己的孫女兒,看著攔下他的衙役皺著眉頭問道:“陳捕頭,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不讓小老兒進城嗎?”
很顯然,從這個老頭話語當中,可以聽出,他認識這個衙役。
聽到老人的詢問,唯一一名身上配刀的衙役,苦笑著搖頭解釋道:“六叔,您誤會了,不是不讓您老人家進城,而是需要你們等一等。”
一聽這話,老人似乎明白了什麼,左右看了看,然後小聲的問道:“是不是有什麼大人物要來啊?”
對此,那衙役只是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並沒回答。
見對方不打算回答,老頭正要再追問時,只聽見“嘎吱”一聲,向來很少被開啟的中間城門,也緩緩的被開啟。
隨後就見一隊皇城衛兵,邁著整齊的步伐走了出來,站到了城門兩邊整齊肅立。
看到新出來計程車兵,有人一眼就認出了他們的裝扮。
“好像是皇城衛軍,難道是陛下要出巡了嗎?”
“這誰知道?不過我估計八九不離十,畢竟他們的任務是守衛皇城,除非陛下出巡,不然他們一般是不會出動的。”
“不知道情況,就別瞎說,陛下半個月前就去北方了,難道你們不知道嗎?”
就在這兩人小聲討論的時候,旁邊突然傳來一個不屑的聲音。
聽到這人的話,剛才討論了兩個,都回頭看了他一眼,好奇的問道:“這麼機密的事,你咋知道的?”
那人咧嘴一笑,臉上帶著一絲驕傲的回道:“也就是你們這些城外人不知道,城裡面的大戶人都已經知道了,畢竟這也不是啥秘密。”
那二人聽到這人的話,和這傢伙那說話有些高傲的語氣,頓時明白過來了,眼前這個有些傲氣的小子,很明顯是給城裡的大戶人家辦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