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這次又拒絕了,理由是:“武功,都是將士們浴血奮戰的結果,是武將們的功勞;文德,是文武百官們的功勞;祥瑞,那是上天的垂佑,這些跟朕都沒多大的關係,不能舉行封禪。”
宋琪心想,“皇上,你玩我呢?這麼多人都陪著你一個人,三的折騰,有意思嗎?這玩意關鍵是耗銀子啊!幾個月的薪水,都花得差不多了,您老人家也該見好就收了吧。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事,那必須死磕到底!”
文武百官不是老百姓,他們就在皇上的眼皮底下,有的是時間跟你死磨硬泡,第三次上表,很快就如潮水般再次湧上來。
這次給出的理由乾脆利落,簡單明瞭,同一個字三件事:“盛德、盛世、盛瑞。”
太宗道:“朕已經說過多次了,朕條件還不具備,這個封禪不能舉辦。”
宋琪等文武百官,又傻眼了,大家直勾勾地望著太宗,一肚子的小問號。朝堂上,靜得連掉一根針都能聽到的。好尷尬啊!
太宗愣了一陣,又道:“眾愛卿跟百姓們的心願,朕是知道的,百姓們幾次三番跟你們說,要舉行封禪大典,如果舉行這大典,果真能滿足天下億萬百姓的心願,能為天下百姓祈福,朕倒是願意去做這件事。”太宗的意思是說,他不是為了自我表揚,而是為了給天下的百姓祈福,才答應舉行封禪的。
無論如何,經過百姓們有組織有規模的兩次***,文武百官的三次請求,皇上總算是答應了,宋琪他們掻癢終於掻對地方了。
太宗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群情激奮,滿朝文武,山呼萬歲。
雍熙元年(984)四月,太宗隆重宣佈,今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皇宮失火
很多看官關心的問題是:太宗皇帝到底有沒有資格舉行封禪呢?那我們就來說說。
統一,由於太宗的威逼利誘,佔據泉州、漳州的陳洪進和佔據兩浙的吳越王錢俶,主動把自己所轄的州縣送給大宋,太宗基本實現了南方統一。 @ 太平興國四年(979),太宗又滅了北漢,除了幽雲十六州,算是基本統一了。
興盛,雖然很難說得清,最起碼,人家叫了八年的太平興國。
祥瑞,這也好辦,為了籌辦封禪大典,這兩年報上來的祥瑞多如牛毛。
如果僅僅根據統一、興盛、祥瑞這三項考核指標,封禪的資格,太宗算是夠格了。如果說到“奉天承運”,皇位的正統問題,那就算了吧。老趙家江山的得來,還不是從老柴家孤兒寡母手裡搶來的,如何是“受命於天”?再說了,你太宗即位也是說不清道不明,太祖突然暴斃,你緊。
跟著搶了侄子的先,自己坐到了皇帝寶座上了。還有就是逼死趙德昭,冤殺趙廷美,太祖的小兒子趙德芳也死得不明不白,你太宗皇帝全都脫不了干係。
趙光義自己劣勢太大,他還特別想要封禪,就是為了神化自己,證明自己是“真龍天子”。只要身份正統了,其他的都好辦了,利用人們對天的崇拜,進行欺騙。
然而,人可欺,天不可欺,趙光義這邊剛剛宣佈舉行封禪大典,緊跟著就出事了,而且是出大事了。
《宋史》載:“丁丑,乾元、文明二殿災。是日既夕,陰雲四合,風雷暴作,夜漏初上,大雨震電,火發自月華門,抱關者不之覺,延燒漸北,翌日辰巳間乃止。”
乾元殿屬於皇宮的正殿,是皇帝舉行登基大典的地方;文明殿是封皇后、封大臣、封王子的地方,另外,科舉考試的殿試也在文明殿舉行。天上暴雨如注,兩個大殿烈焰熊熊,濃煙滾滾,愣是澆不滅這場大火。瓢潑大雨下了一天一夜,被劈起火的兩個大殿也燒了一天一夜。
這就尷尬了,哪裡起火不好,偏偏你開封城的皇宮起火;燒哪座房子不行,偏偏燒的是皇宮兩個最重要的大殿。如果說祥瑞是上天對你君王的行為和所釋出政策的表彰,那麼災異就是上天對你君王的行為和執政的懲戒,說明你這個皇帝德不配位,做得還是不夠格啊!
祥瑞又稱“福瑞”,是吉祥的徵兆,古人認為這是表達天意、對人有益的自然現象,比如禾生雙穗,地湧甘泉,鳳凰麒麟等奇禽異獸出現,天現彩雲,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等。封禪大典,需要層出不窮的祥瑞做支撐,皇宮大殿被燒,說明老天發怒了,哪裡是什麼祥瑞!即使車馬再慢,訊息傳遞得再滯塞,這種有目共睹的事情,終究是紙包不住火的。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太宗無奈,只得下旨,取消十一月份的封禪大典。
《宋史》載,“上謂宰相曰:‘封禪之廢已久,今時和年豐,行之固其宜矣。然正殿被災,遂舉大事,或未符天意。且炎暑方熾,深慮勞人,徐圖之,亦未為晚。"乃詔停封禪,以冬至有事於南郊。”
不久,太宗將乾元殿改為朝元殿,文明殿改為文德殿。八月,黃河決堤,淹沒屋舍良田,接著,淄州也發大水。九月,文武百官三次上表,為太宗獻上尊號——應運統天睿文英武大聖至仁明德廣孝皇帝,太宗沒答應,宰相宋琪率百官叩頭堅決請求,太宗還是未允准。
很多時候,我們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封禪泰山大典的擱淺,分明是天意如此。
有內憂就有外患,所謂禍不單行,福無雙至。這邊,太宗被封禪的事搞得焦頭爛額,殊不知西北的狼煙又起。
党項羌拓拔部族年輕的首領李繼遷,佔據水草豐美的地斤澤(今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查汗淖爾),聯結黨項豪族,抗宋自立,不斷侵襲大宋的西北邊境。@*~~
雍熙元年(984,李繼遷招降了河西党項咩嵬族酋領魔病人乜崖,兩人合兵一處,
襲擊了夏州(今陝西靖邊縣白城子村)王庭鎮,俘擄人口數以萬計。夏州告急,夏州知事尹憲與都巡檢曹光實,派人送來八百里加急,請求太宗派兵支援。
太宗此時正在忙著封禪大典的事,沒工夫搭理這些奏摺,或者說,為了營造太平盛世的氛圍,此時不宜大動干戈。
大宋不出兵,正中李繼遷的下懷,他正好藉機擴大勢力。雍熙二年(985)二月,李繼遷會同族弟李繼衝誘殺宋將曹光實,佔據銀州,攻破會州,隨後放火焚城。
告急文書再次以八百里的速度傳遞到京師,太宗大怒,立即調兵遣將,詔令秦州知州田仁朗、國舅爺宮苑使李繼隆、閣門使王侁、副使董願等,即刻率兵馬,討伐李繼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