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宋的天空 > 第九十四章 封禪未遂

第九十四章 封禪未遂 (第3/4頁)

太宗為什麼會發這麼大的火,將嫡長子趙元佐廢為庶人,幽禁南宮呢?這還要從雍熙元年的另一場大火說起。

◆上表***

大宋的政治、軍事和財政,分別由中書省、樞密院和三司掌管。趙普罷相後,太宗進行了一系列的官員大調整,太祖朝與太宗朝新舊官員的交替,徹底完成,由此構建了一個新的執政格局,這也標誌著大宋真正進入了太宗時代。太宗決定,從明年(984)開始,年號改為雍熙元年。

新年新氣象,如今春氣暄和,四方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太宗需要有一個大動作來烘托如今的太平盛世。

《左傳》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古代,皇帝受王命於天,到了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帝王都要親自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據《史記•封禪書》載,封禪分“封”和“禪”兩部分;封為“祭天”,禪為“祭地”。“封”就是在泰山之頂聚土築圓臺,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歸於天,向天告太平,報告帝王的政績;“禪”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積土築方壇,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恩厚,對諸神的佑護之功表示答謝。

封禪大典自古就有,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明確列出的有十二位上古帝王: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秦始皇統一六國,封禪泰山以來,又有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等四位帝王,舉行過封禪大典。歷代君王熱衷封禪,是有原因的。

一是為了神化帝王,表明地位是正統的,是奉天承運,代天統治群民。二是為了粉飾太平,“封禪以告太平也”,證明當時是太平盛世。三是為了歌功頌德,明目張膽地為皇帝樹碑立傳,是自我表揚。四是可以鎮服四海,誇示夷狄,封禪時有“夷狄”首領參加,可以向他們誇示王朝的太平富裕、受天保佑,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為了長壽成仙,黃帝因封禪而成“仙”,封禪泰山,意在得到仙丹,長生不老。由於有這些多好處,儘管封禪勞民傷財,歷代君王也都是樂於玩封禪的。

封禪泰山也是有條件的,不是每個皇帝都夠資格。

當年齊桓公稱霸諸侯,準備封禪泰山,管仲站出來說他不夠資格,理由。

是“皆受命然後得封禪”,就是說要天命所歸才能到泰山去封禪。

管仲道:“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為盛;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也。東海致比目之魚,西海致比翼之鳥,然後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今鳳皇麒麟不來,嘉穀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鴟梟數至,而欲封禪,毋乃不可乎?”

管仲告訴齊桓公,凡是能夠到泰山去封禪的,盛在祭器裡的是鬱山上的黍和北里長的禾;鋪在地上的墊席是江淮之間特產的三脊茅草;要有東海的比目魚,西海的比翼鳥;上天還要降下不少於以上的祥瑞。如今鳳凰不現,麒麟不來,象徵祥瑞的嘉穀不生,農作物長得也不好,蓬蒿藜莠等雜草倒是長得蹭蹭的,鴟梟之類的兇鳥還經常在天上盤旋,這種情況下想要舉行封禪大典,怎麼會是天命所歸呢?

也就是說,帝王若想封禪泰山,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國家統一、太平盛世、天降祥瑞。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太平盛世不封禪,無以立名揚威。劉備一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復興漢室,封禪泰山,於是他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劉封、劉禪。

善於揣測聖意,也是臣子們必備的功課,上至宰相宋琪,下至地方官員,大家背地裡都在為一件事忙活,那就是請他們的皇上舉行“封禪大典”。

太平興國八年(983)六月,充州百姓四千一百三十九人,在當地官員帶領下,浩浩蕩蕩,來到東京開封,上疏***,請求皇上封禪泰山,搞個自我表揚的歌功頌德大典。

這麼多的人千里迢迢能同時來到開封,如果是走路,最起碼要一個多月,官府每天管盒飯和住宿,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是走水路,沿著趙王河到開封,起碼要準備一百條大船,這也是一項不小的花費。由此可見,這麼多人能來到開封***,肯定吃了不少苦頭,遭了不少罪,相當不容易。

太宗沒考慮這麼多,他給出的答覆是兩個字:“不行”。

雍熙元年(984)四月,泰山兗州七縣的百姓又來了一千多人。這次是百姓主動請求來的,當然了,盤纏和跑腿費必須是官府出的,要求皇上封禪泰山。太宗給出的答覆依舊是“不行”。

“這不對啊?!”文武百官都知道,他們的皇上是個非常好面子的人,為什麼兩次***,皇上都不答應,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百官們紛紛去請示宰相宋琪。宋琪做宰相的時間雖晚,他歲數可是比趙普大多了,雍熙元年這一年,宋琪已經六十八了。宋琪是太宗做晉王時的老部下,太宗的所思所想,他比誰都清楚。

宋琪,字俶寶,幽州薊縣(今北京大興區)人,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讓給契丹後,宋琪一家就成為契丹國治下的漢人。會同四年(941),契丹開設貢舉,宋琪高中進士。成為壽安王耶律璟的王府侍讀,耶律璟就是後來的遼穆宗。後來,宋琪被幽州節度使趙延壽徵辟為幕府從事。

契丹攻破開封,滅亡後晉,宋琪作為趙延壽的幕僚,隨軍進入中原。不久,宋琪進入趙延壽的兒子趙贊幕府,擔任記室,從此定居中原。後漢、後周和大宋初期,一直在趙讚的幕府擔任從事。

乾德四年(966),宋琪被召入朝中,授為左補闕、開封府推官。@·無錯首發~~晉王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尹,對宋琪禮遇有加,但宋琪與宰相趙普交好,讓趙光義很不爽,將其外放出京。

趙光義即位,又將宋琪召回朝中,對他依附趙普一事當面詰責。宋琪叩頭謝罪,表示要悔過自新,被授為太子洗馬,不久改任太常丞。後又出任大通監(今山西交城)知監。

作為太宗的潛邸舊臣,趙光義覺得宋琪還是有一定能力的。太平興國八年(983),在歷經宦海沉浮之後,宋琪被擢拜為右諫議大夫、判三司,後又改任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趙普罷相後,他與李昉一同升任宰。

相。

在大宋,宋琪是唯一一個事奉過契丹和大宋兩國皇帝的官員,依然能受到太宗的重用,還不被懷疑,確實有其過人之處,從政秘籍。

為主子歌功頌德的事,宋琪義不容辭,他乾得很嗨。

兗州第二波***團到京不久,以宰相宋琪為首的文武百官,搞了個聯名***團,包括文武百官、夷狄首領、和尚道士、鄉紳名流、甚至一些老壽星,共有兩萬六千三人,請求皇上封禪泰山。

這個***團,各界人士都有,人員多,代表性強,要求強烈。給出的理由也不容反駁:“國家統一、四方賓服、祥瑞頻現、萬民企盼。”

這回太宗總該答應了吧,可是,太宗依然很謙虛,他給出的答覆還是兩個字:“不行”。這就好像明星出場,掌聲不熱烈,氣氛沒達到高潮,是死活不肯登臺的。

太宗道:“封禪的帝王要有堯舜禹湯這樣的功德,朕還做不到,國家治理還沒足夠好,安定團結還有不少問題,不能舉行封禪。”

第一次百官上表,以失敗收場,緊接著,第二波又來了。這回給出的理由依然不容反駁:“文治武功、文德化成、祥瑞頻現。”

最新小說: 曹主播的修真日常 過去傳 末世之超級虐殺原形系統 名偵探柯南之我的忌諱 天降物語 龍珠重生 星術永恆 輪回終焉之光 穿成反派暴君的心尖寵 同村的喪彪成了滅世反派 被貶後,我三十萬大軍馬踏皇城! 古劍尋陵 妄想大世界 哈利波特之艾奇 死神之羅君 僵屍出山 無限之楚歌 驅魔少年之無雙 Fate:冬木之火 水滸外傳之西門大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