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險中求,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老油條們選擇躺平,那是因為被生活逼得沒有辦法。
雖說大家都是勳貴子弟,可是勳貴家族子弟那麼多,內部也充滿了競爭。
偏偏大周官場也黑得不像話,若是鑽營能力一般,分到自己頭上的政治資源又不足,純粹靠熬資歷晉升希望渺茫。
原地不動一連十幾二十年,看不到上升的希望,自然只能選擇鹹魚了。
當然,若是利益足夠大,大家還是可以拼一把的。就算是鹹魚,那也是能夠翻身的鹹魚。
見有人上前報名,一旁的李嵩躍也躍欲試道:“十三弟,我們要不要去報名?”
顯然,連升兩級對他也是有誘惑力的。因為修煉者壽元長的緣故,大周帝國的官,更換頻率特別的低。
別看他們三兄弟現在已經是千戶,按照正常的提拔節奏,十年之內能升一級就不錯了。
像李牧這種政治眼光敏銳、自身能力和人際關係都不錯的,只要家族稍微使點兒力,不愁撈不到好位置。
擱李嵩這種眼力勁兒不行的,那就沒辦法了。十分的政治資源投入,最多能夠收穫五分的回報。
在家中的時候還不覺得,但是到了軍營之中,李嵩明顯能夠感受到這種差距。
別的不說,光看這從一路走來同三兄弟打招呼人的態度,就知道他們各自在軍營中混得怎麼樣。
豪門是最現實的,有限的政治資源,最後肯定要向回報率最高的子弟身上傾斜。
到了官場上,決定政治資源分配的已經不再是侯府夫人,而是定遠侯本人和一眾族老。
不光是親兄弟之間要競爭,還要和堂兄弟們競爭。他們三兄弟只是暫時領先一步,這個差距並非無法彌補。
三人相互扶持抱團,除了關係好之外,也是為了保持這種優勢。
畢竟,大家族培養後輩不光看能力,同時還要看個人品行操守、為人處事能力。
若是連親兄弟的關係都處理不好,最基本的兄友弟恭都做不到,如何能夠指望這樣的人回報家族?
看了一眼四周的情況,李牧緩緩說道:“先等一等,現在時間還早,不用急著表態。
我們瞭解的情報太少,先觀望一下局勢。朝廷突然給出如此許諾,必定有大事發生。
不妨先各自去打探一下,搞清楚發生了什麼,再做決定也不遲。”
說話間,李牧已經開始挪動腳步,向自己加入的小圈子邁了過去。
……
客套的寒暄了幾句,李牧忍不住試探道:“諸位兄長,賢弟最近在家中養傷,未曾留心朝堂之事。
朝廷這麼急著要調我等全部出京平叛,甚至不惜打破慣例破格提拔,不知發生了什麼變故?”
越是固化的社會,慣例就越難被打破。破格提拔一個人都會引起文武百官的反彈,更不用說同時調任上千人。
要是不能獲得朝中百官的支援,哪怕皇帝下了聖旨,也能夠被堵回去。
按理來說,這種事情一旦拿到朝堂討論,立即就會鬧得沸沸揚揚,定遠侯府沒有道理收不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