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一定遊牧民族血緣的李唐王朝,其實理念上十分開放,把父親的女人拿過來,好像也不是天大的違揹人倫的事。
後來的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不也是侍奉了父子二人嗎。
李治見明非未答話,接著說道:“朕與你說的這些,可從未對其他人說過。”
明非心一涼,這是將了他一軍啊,李治把如此私密的事情告訴了他,就是逼他投誠,若是不從,得知了如此天大的秘密,出了皇宮就會死。
他咬了咬牙,反問道:“陛下不會殺草民吧?”
“朕不會殺無辜之人。”李治淡淡道。
雖語氣平淡,但每個字都是陷阱。
明非答道:“陛下只需慢慢等,時機成熟,自然水到渠成。”
“你是說……朕什麼都不用做,等著便可?”
明非點了點頭。
他可沒有糊弄李治,歷史上李治雖為武則天入宮做了很多努力,但幾乎都是徒勞。
唯一起到決定性因素的,其實是王皇后。由於李治過於寵幸蕭淑妃,王皇后擔心失寵,她本身就是無主見之人,便主動請李治把武則天召回宮,用來制衡蕭淑妃的地位。
有了皇后的支援,這件事就是名正言順,就算那些大臣如何反對,也無濟於事了。
如今的李治,只需要寵幸蕭淑妃,使勁的寵就行了,關於寵幸這件事,明非可是幫不上忙的。
“朕想讓你做官,這其一是因為這件事。這其二,你有預知未來的本事,不論你其他本事如何,光憑這一個,變能讓大唐未來無憂。”
未待明非拒絕,他又接著說道:“朕思來想去,你說你遊散慣了,朕便給你一個散職,也不會拘束你,只是朕需要你的時候你為朕分憂便可,如何?”
說罷,李治走上前緊緊抓住明非的手,眼中飽含殷切的期望。
李治身邊果真缺人到這個地步了嗎?明非感嘆。
可能還真是的,眼下的朝廷,文武百官,可還真沒有一個人能屬於李治自己的,就連權利他都沒有完全掌握。
所以遇到明非之後,他就想要儘快籠絡下來,培養成真正為自己命是從的人。
李治雖貴為天子,如今的樣子倒有些可憐。明非心中不由得生起憐憫之心,眼下的情形倒真不太好拒絕。
既然李治承諾了只是一個散職,做一做這官也沒什麼不可。在一陣內心的猛烈掙扎之後。
先前不做官的決定好像瞬間崩塌了。
“多謝陛下,陛下如此,草民……便只好從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