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橋?”趙煦不禁笑了笑。
這個名字他聽秦山說過,這兄弟兩個都是打仗不要命的傢伙。
瞭解到這點,他了然了。
當兵的軍餉本就豐厚,這段時間,他們又拿到了不少戰利品分紅。
能蓋起闊氣的紅瓦磚房也是情理之中。
而且,他也樂於見到將士家裡的日子蒸蒸日上。
否則,如何對得起在前線衝殺的他們。
不過現在王橋家大門緊閉,他就去了下一家。
里正在旁解釋。
王橋父母去探望自己嫁到城裡的女兒了。
“這是誰家?紅瓦房也很氣派嘛。”與王橋家相隔不到十米,又是一家新蓋的紅瓦房。
和王橋家一樣,在紅瓦房前有塊籬笆圍起來的菜園子。
院子裡正面是一排紅瓦房,東西兩側則是兩間紅瓦廂房,院子裡鋪設了水泥地。
“回殿下,這是房玉龍家。”里正說道,“王橋家和他家蓋的房子都附和府衙的規劃,樣式也是參照府衙給的圖蓋的。”
趙煦露出滿意地笑容。
這是他給劉福的提的要求。
無論是村子裡的建設還是城裡的建設都要有規劃。
房子不能任性蓋,這邊一個,那邊一個。
這樣既沒有美感,將來也會影響到其他設施入村。
所以,他親自繪製了規劃圖,令府衙執行。
在他的規劃裡,村子裡要預留出寬敞主的道路。
房子依道路而建,橫平豎直,人家與人家之間至少留出十米間距。
至於宅院,前面必留一塊籬笆圍的菜園,菜園邊上建豬舍,雞舍等。
每戶人家都要負責自己宅院附近的衛生。
如此,整個村子都這樣建起來,便顯得整齊劃一,且乾淨美觀。
不過,以當前大頌的發展程度。
百姓們還只能建紅瓦房。
但隨著大頌越來越富裕,將來這批紅瓦房打倒,便能建其一個個小別墅了。
“這個房玉龍也了不得,膽子大得很,今年向銀行借了錢,購買了染料專利,之後就發財了,在燕城還買了一處宅院,這裡的房子是他爹孃和弟弟,妹妹住的。”里正道。
趙煦同眾人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