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向著目標發展。楊鎬向李如柏會心一笑。
“不錯,皇上諭旨確實是‘分路並進’。”角落處的魏四終於站起,朗聲道。眾人紛紛望過來,賀士賢更是大吃一驚。
魏四?呵呵,到底是皇上派來的人。楊鎬知道很多人不認識魏四,在高處介紹道:“這位是皇上任命的遼東淨軍指揮使魏四,在宮中深受皇上寵愛,最瞭解皇上的意思,大家可以聽聽他怎麼說。”
一個閹人哪!很多人露出不屑。而張銓卻很驚訝,他想不到魏四會在此時說話,並站到閻鳴泰一派。
“經略大人說得沒錯,魏四在宮中常陪皇上,深知皇上秉性。”魏四微笑道,“我記得皇上的諭旨是‘精兵百萬,勇將千員,分路並進’對吧?”
“沒錯。”閻鳴泰立刻答道。
魏四的語音緩慢下來,“請聽清楚,是先‘精兵百萬,勇將千員’,後‘分路並進’。敢問我遼東已有精兵百萬,勇將千員了嗎?若沒有卻堅持分兵,豈不是違背皇上諭旨?”
楊鎬、李如柏、閻鳴泰、康應乾等人的面孔死灰一片。
張銓聽得心花怒放,立刻附和道:“不錯。若有精兵百萬,即使分十路,每一路也有十萬之眾。而今我遼東兵力尚不滿十萬,連一路的人馬尚且不夠,若還要分兵,不就是公然抗旨嗎?”
閻鳴泰耳紅脖赤,哽噎無語。
張銓思維開啟,一發而不可收,結合敵我形勢,引用古今戰例,將分路出擊的缺陷和一路出師的優勢做了一番淋漓盡致地分析。
魏四已坐下。他覺得自己已盡力,雖然可能什麼也換不來。瞥眼一看,賀士賢的身軀往那邊移了移,似乎不願意接近這個閹人,沾上晦氣。
康應乾覺得不能讓張銓一人獨美,笑兩聲,阻止他說下去,道:“張大人說一千道一萬,不外乎就是怕分兵後會被努酋各個殲滅。其實這不是問題,只要各路約好會師的時間,各路可按自己的駐地和路程自行決定出師時間,不就解決了嗎?”
“哈哈,好是可笑。”張銓大笑,聲調鏗鏘有力,“敵人會眼睜睜看著你會師而無動於衷嗎?若在會師前便已向各路攻擊,你的預定時間有何作用呢?”
見二人爭論激烈,而張銓已站上鋒,楊鎬用目光向李如柏請示。李如柏早就聽得不耐煩,努努嘴,示意他說話阻止。
“好,天色已晚,二位大人不要再爭執了,暫議到這。”楊鎬滿臉堆著笑容,擺擺手道,“今日大家都表現得很好,以大局為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部院獲益匪淺。還有什麼想法和建議可以在今後幾天內反映到我這,本部院會洗耳恭聽。下面請巡撫巡按兩位大人說說。”
這兩位大人分別說了幾句客套辭令,這次軍事會議圓滿結束。
“今日是元宵佳節,李大人建議在經略衙門舉行晚宴招待各位,並主動購買美酒佳餚,還請盡情享用。”楊鎬站起笑道。
“哈哈。”李如柏大笑著站起,抖抖金甲,“大家一定要盡情盡興,否則就是不給我面子。”
離晚宴還有段時間,眾人到了院中,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說著話。劉鋌只去靉陽一次,但賀士賢卻兩次增糧,讓他很是感動。他在那拍著賀士賢的肩膀,笑著不斷誇讚。
那邊的杜松望見,不由皺眉別過臉去。他的外號是“杜黑子”,賀士賢的外號是“小黑子”,那時軍中的人戲稱他倆是父子。
張銓、潘宗顏及趙夢麟三人在一起仍討論著這次軍事會議。
“看來分路出擊是無法改變的。”機智的潘宗顏從會場氛圍中已看出一切。
趙夢麟不解,“既如此,何必多此一舉開此會呢?”
張銓笑著拍拍他,“趙大人打仗是好手,官場上的事卻一無所知啊。若不舉行這次會議,將來萬一失敗,不就是楊鎬一人承擔責任了嗎?”
潘宗顏認同,“這樣一來,他就有理由推脫所有決議都是大家討論出來的,許多罪責便可免了。”
“不僅如此,恐怕進攻方案、人選等早已定下。”魁梧的魏四不知何時到他三人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