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出門非常麻煩。
長時間的火車顛簸,對身體來說也是一種煎熬。
而且,廣州到南昌沒有直達火車,需要到向塘中轉。
從廣州出發,沿著京廣線走,到株洲拐入滬昆鐵路,出了醴陵,就是江西萍鄉,接著就是宜春、分宜、新餘、臨江鎮、樟樹、豐城,最後是向塘。
好在火車一路直達向塘,向塘中轉南昌又只有一站,路上沒有耽擱太多的時間,不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就達到南昌。
到南昌站,蘇亦跟沈明也沒耽擱,直奔江西曆博,並不需要陳文驊來接站。
主要是太麻煩了。
這年頭,通訊不方便。
出遠門,還要提前拍電報通知對方火車到站的時間,然後才能過來接站。
一旦火車晚點或者電報送達不及時,雙方都很容易錯過。
為了不耽擱彼此的時間,蘇亦出發之前,就直接給陳文驊拍電報說明情況,不需要接站。
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博物館也極具特色。
館址位於南昌廣場南端,是一座非常醒目的地標性建築。
情況跟粵博差不多,從1971年開始,成為專門從事考古發掘、歷史文物徵集和研究的專業館,並於1978年10月改名為JX省歷史博物館。
再過一兩年,省歷史博物館和省革命博物館合併成為全新的江西博物館。
未來發掘出著名「海昏侯墓葬遺址」的江西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距離掛牌成立,還有十年的時間。
甚至,到了1980年才成立正式江西文物工作隊。
因此,省內的考古從業人員都在省博考古工作隊就職。
這些是後話,暫且不表。
博物館距離火車站很近,乘坐公交不到半個小時。
剛下公交,就看到醒目的起義紀念塔。
一下子,就讓人感受到這個城市的革命氣息。
這時候,沈明終於鬆了一口氣,「終於到了。」
蘇亦問,「怎麼樣,明哥,激動吧?」
沈明說,「第一次出遠門,在火車上確實激動,這還是我第一次來南昌。」
「我也是!」
「那你怎麼對這裡這麼熟悉?就算沒有我陪著,你在路上,應該也沒啥問題,楊隊長還擔心你路上不安全,特意讓我陪著你過來,結果,一路上都變成你小子帶著我各種換乘車子。」
蘇亦笑,「在楊老師眼中,我就是小孩,我這一年來,沒少乘坐火車,對路況,想不熟悉都難,至於南昌,我來之前詢問過陳先生,只要不瞎跑,就不會迷路。一路上,要是沒明哥你,我可無聊死了。」
沈明笑罵,「臭小子,能不能不要睜著眼睛說瞎話,一路上,你小子嘴巴就沒停過,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尤其是,那幾個年輕的姑娘,都被你忽悠瘸了,差點認為你就是中大的老師。」
蘇亦笑道,「旅途漫漫,談心解悶嘛,你不也跟人家交換通訊地址了嗎?」
沈明哈哈大笑,「我是跟你小子學的!」
說笑間,倆人走到博物館大樓入口。
沈明問,「怎麼辦?要先跟陳先生打電話嗎?」
蘇亦說,「直接拿介紹信去找門崗,讓對方幫忙聯絡陳先生。」
十分鐘不到,只見穿著樸素,戴著眼鏡,面板黝黑的中年男子匆匆忙忙地從大樓裡面跑了出來。
一到門崗處,見到蘇亦倆人,就一臉激動地望向沈明,抓起他的手,「你就是蘇亦老弟吧,終於把你們盼過來了,沒能把去火車站接你們,對不住,真的對不住。」
瞬間,沈明臉色古怪至極。
不用想也知道來人是誰了。
等對方神情平靜下來以後,沈明才一臉尷尬的解釋道,「陳先生是吧,不好意思,我是粵博的沈明,這位才是蘇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