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亦卻沒有多餘的動作,他看著吳宗鱗的腦袋僵在那裡,伸出手拿著茶缸又喝水。
“沒有錯,石頭上確實有字,而且還是一行字,‘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沈明說,“這完全就是路標啊。”
蘇亦點頭,“確實如此,這塊小石碑,後來也被稱為開啟地宮的鑰匙,這個發現對整個發掘隊計程車氣有著極大的鼓舞,因為,方向有了,謎團解開了。樂得參與發掘的村民都自動給小石碑做一個木套,把它保護起來,甚至,還有村民頭頭給它上香跪拜了。”
“這就完了?皇帝老兒,沒有召喚他的陰兵陰將跟挖墓的考古隊拼命啊?”旁邊有人問。
蘇亦笑,“確實從挖出來這個小石碑以後,就沒有靈異的事件發生了。所以也挺神奇的。”
“沒意思,沒意思,這故事沒意思。”有人嘟囔,這故事不好聽,不傳奇。
沒有想到門房秦大爺,卻瞪著說話的傢伙,“你這個文盲,懂個屁,既然考古隊的工作人員能夠挖出來小石碑,那就說明陽間有高人,已經戰勝了陰兵陰將,不然,怎麼挖出來小石碑啊。”
眾人恍然。
蘇亦聽著,也覺得莫名的有道理。
所以他望著秦大爺,“要不,我繼續。”
秦大爺眯著眼,笑起來,黝黑的臉頰上皺紋緊巴巴的,宛如干枯的樹皮,“你這娃子說嘛,我都知道你是有大學問的。”
說著,他又望向周邊的前來聽故事的人,“你們這幫文盲,這娃子可是北大的高材生,聽說那是研究生什麼的,我可是聽楊隊長說,研究生差不多就相當於以前的舉人老爺了。比當年在私塾裡教我們的童生秀才老爺還有厲害,有這樣一個舉人老爺給你們講課,你們還嫌故事難聽,活該你們這幫傢伙考不上大學。”
祖廟博物館是一個事業單位,隸屬佛山文物局。
其中就有不少工作人員是從下面的知青點以招工的名義返回城市的。
這些返城的青年,大部分都是考不上大學的知青。
被秦大爺這一通數落。
臉皮薄的傢伙,轉身就離開。
當然,大部分還是選擇留下了。
留下來的,也都被楊式挺出言安慰。
讓大家稍安勿躁,如果喜歡考古發掘的話,可以聽聽。
還鼓勵他們繼續報考大學,未來有機會了可以選擇歷史專業或者考古專業,畢竟都是在博物館工作的年輕人,已經比同齡人更早的接觸考古發掘了。
如果報考考古專業是有優勢的。
他跟秦大爺倆人配合起來,先一個巴掌再給一個甜棗,讓原本躁動的年輕人都安靜下來。
蘇亦見狀,適時說,“接下來說的,可能有些無聊,比較偏向於專業考古發掘,所以希望大家有個心裡準備。”
他這話是對圍觀的青年說的。
至於楊式挺等人,則不需要擔心,大家都是從業人士,乾的就是這活。
話題回到剛才的小石碑。
“這塊小石碑,也是一件重要的文物,如果諸位有時間去定陵博物館的話,應該是會見到的,也是定陵發掘以來第一個出土的文物,很有紀念意義。”
金剛牆是地宮的防護牆,在場的,除了看熱鬧的祖廟工作人員以及門房秦大爺,還有白槿仨人外。
其他人都是專業考古從業人士。
大家都知道金剛牆有什麼作用。
金剛牆後面肯定就是地宮,一旦找到了金剛牆,就等於是找到了地宮。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小石碑的記載準確,定陵的建造者並沒有給後人開玩笑。
在皇陵之中的標註的資訊,應該是準確的。
這種莊重的場合,任何文字資訊都是彌足珍貴的。
小石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只要往前挖16丈,深3丈5尺,就是金剛牆了。
“這個發現,讓工作隊的工作進度大大的加快了,因為發掘委員會開始投入大型裝置的使用了,直接從政府方面租用來一臺捲揚機,用來吊土,不僅如此,還安裝上鐵軌用小礦車移土,有了這些裝置的投入,發掘進度就大大的加快,這一切都是為了強時間,都是為了能夠在合適的氣候時段完整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