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準備這一次河宕遺址的成果展,蘇亦確實付出不少的時間跟精力。
繪畫就不說了。
大量的繪畫都需要他跟曹子均來,其他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幫忙。
甚至有不少畫作曹子均也幫不上忙,比如,人類起源的進化演示圖。
還有那些頭蓋骨複製品,這些東西都是他跟省博的修復師莫鵬親自翻模的。
恰好,他們在室內整理陶器的那段時間,楊式挺病倒,省博的領導就讓莫鵬過來幫忙,修復挖角出來的陶器,跟楊式挺一樣,莫鵬也是省博未來的副館長之一。
現在已經是省博保管部文物修復室的負責人。
為了準備人類起源部分,莫鵬跟曹子均都給了他不少的幫助。
然而,回到南國陶都單元,又得他親自來。
所以,繪畫需要他,文字說明需要他,策展大綱需要他,甚至布展還需要他,到了最後講解還需要他,講解完了,論證報告又需要他。
活真多。
所以定陵發掘經過講到一半,他就講不下去。
不是不想講,是太累了。
他需要休息。
一覺睡到自然醒。
一直到第二天下午,眾人忙完工作,吃飽喝足後,在吳宗鱗等人翹首以盼之中,蘇亦才開講了定陵發掘的後半段故事。
這一次,聽講的人已經不侷限於曹子均、沈明、白槿、吳宗鱗、周雅琴五人,就連河宕遺址發掘工作隊的楊少詳、佛山館的陳志傑也都過來聽故事。
甚至連楊式挺也沒有缺席。
從廣州重返佛山,兼職工作站駐站醫生楊師母,也一起過來了。
因為,昨天他講定陵的發掘故事之後,經過一晚上的發酵,大家都知道他很會講故事,講的很精彩很傳神讓人很有代入感。
甚至有種茶樓說書人的範。
然後,這幫無聊的傢伙(嗯,隊長楊式挺跟楊師母除外),就都過來湊熱鬧了。
因為湊熱鬧的傢伙,除了他們發掘隊的人之外,祖廟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都因為好奇湊過來挺故事。
也不知道怎麼傳出去了。
傳到最後,都變成北京來的專家要講自己挖皇陵的經歷。
天知道,他們是這麼把蘇亦跟北京來的專家對上號的。
不過流言已經傳去。
聽故事的人陸陸續續的來了十幾個人,這還是不少人被楊式挺親自勸回去的結果,留下來的,基本上都是頭鐵了。
或者是存著來都來了,聽聽再走的心態。
就連祖廟看門的秦大爺都過來了。
就知道流言的可怕。
見到這一幕,蘇亦也哭笑不得。
然而,就在他說,“不要,故事先不講吧。”
吳宗鱗第一個就跳出來,“蘇隊長,別啊,我們都等了一天,忙活了一天,就為等待這下午的故事時刻,可不能不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