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高銘先生是一個有追求,要要求的人。
不委屈求全。
高銘先生說,晚上背書肯定沒有問題,但白天背書就不行了,在經理看來是影響工作。他不讓繼續搞這些,我怎麼可能答應,再加上我當年對布莊的工作也厭煩了,因為我都幹了三年了,一分錢都不掙,只管伙食,根本就沒有辦法補貼家用。所以我也沒有跟經理求饒,也沒有服軟,直接告訴他,我想要讀書提高一些文化好工作,結果,就是我被開除,這一開除,我也就失業了。
但是,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1937年盧溝橋事變,我是1926年出生的,整個青少年時代天津城都在日本統治期,我也不是一直失業的,後來又找了其他的工作了,是在公交車上守車,啥叫守車?估計除了你們俞老師,你們仨都不知道。
確實沒人知道。
俞先生自然知道,就是類似於現在的公交車售票員。
高銘先生笑,是的,想要當售票員也不容易,還是需要考試的,正好我學了三年,有點文化,就考上了。所以,人生的每一個境遇就是這樣,過去吃過的苦,都會有所回報,就算現在還沒有,未來也會給予我們回饋。.ν.
對於高銘先生感觸,蘇亦深有體會。他也是吃過苦頭的人。
我當公交車售票員的時候,應該1942年,這工作有一個好處就是隻上半天班。因為這是兩班倒,早晚換班,早上6點上班,7點出車,中午1點就下班,這是早班。晚班,中午1點上班,晚上10點下班。雖然是四十年代的公交公司制度,但到現在這個制度其實也沒有改變,都是中午換班,然後每一輛公交車都有司機跟售票員,唯一不一樣就是車子。這個不一樣是真的不一樣,咋不一樣,蘇亦知道吧?
這個蘇亦真知道,以前的公交車應該燒煤的吧。
高銘哈哈大笑,是的,當年是戰爭年代,缺乏汽油,所以就靠燒煤,公交車後面有一個爐子,這個爐子就是用來燒煤的,還配有一個手搖的吹風機,把這個煤燒得越來越熱,卻不讓煙出去,煙霧濃度達到一檔的程度,就會產生嘎斯,這是煤氣的音譯,一直用手搖吹風機搖到一定的程度,就開始拿火點燃,這就是所謂的嘎斯車,嘎斯車,小馬跟小許應該都知道,蘇亦你估計就不知道了吧?
蘇亦只能搖頭了,這個時候不合適知道。
俞先生幫忙解釋,嘎斯是代號,是英文GAZ的音譯。後來因為這個系列的汽車被中國人廣泛知曉,高爾基汽車廠也被我們中國人叫做嘎斯廠。1956年以前稱為莫洛托夫汽車廠或吉姆汽車廠,是蘇聯有名的汽車廠,當年抗美援朝的時候,蘇聯就贈送了不少給國內,現在,這些嘎斯汽車,現在都是國內主要的運輸車輛,不過,不需要燒煤炭了。
甚至,俞先生還繼續分享。
抗美援朝時我國曾大量進口過蘇聯的嘎斯汽車,有嘎斯51,嘎斯63,嘎斯69(嘎斯69是吉普),這些車效能優異,表現出色,立下了汗馬功勞。
到了1957年蘇聯對中國,朝鮮,波蘭三國放開製造許可,
1958年,國內共有兩家汽車廠拿到嘎斯51的圖紙,分別是武漢汽車廠和南京汽車廠,武漢生產的車型叫武漢130,南京生產的則是南京130,因為都是脫胎於蘇聯嘎斯,人們便給這些車冠以了武漢嘎斯和南京嘎斯的稱號,另外還有朝鮮嘎斯,以及蘇聯的原裝嘎斯。
還別說,俞先生懂得還挺多的。
放前世,就是一個資深車迷。
蘇亦恍然,又漲知識了,而且還是一些奇怪的知識。
高銘先生繼續說,知道我們為什麼要6點上班,7點才發車嗎?就是因為嘎斯車要在車內裝煤,這個小時內,要裝好煤,還要生好爐子,然後把車開動,這活可不輕鬆,所以大家。
都不願意上早班,因為都要幹一個小時的活,所以都希望換晚班。但誰都不是傻子,大家都知道早班累,都不願意上早班,這樣一來,就只能繼續兩班倒了。\./手\./機\./版\./無\./錯\./首\./發~~於是,我就選擇早班,知道為啥嗎?
高老師要上學去了?許婉韻說。
高銘笑道,是的,大家都以為我是傻子,其實不是,早班雖然幸苦,但早班結束以後,下午以及晚上的時間都是我自由支配的時間了,所以吃點苦就不算什麼了。
這樣一來,我基本上都是早上上班,然後後面的時間就可以自由學習了,當時,天津有一個漢英數補習班,專門給中學生補課的地方。譬如你代數學不好,就可以去哪裡選擇代數,人數夠了補習班就直接開班。
當然,補習班的方式也很靈活,除了這些大課以外,還有一些專題課程,比如某一段時間,有老師要講三角函式了,補習班就貼出來公告,這樣一來,誰想去學了,就想去報名,等人數夠了,就開班,然後收費。
這種補習班,對於我來說,太重要了。我感覺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因為,我除了補習班,是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學習的。
聽到這裡,蘇亦感慨不已。
民國時期的補習班操作的方式,都堪比後世的補習班了。
甚至這兩者沒啥區別。
許婉韻感慨,現在要是有補習班就好了,現在不少知青考大學,也不需要那麼麻煩了。現在大家想要找一個學習的地方,都沒有。
俞先生感慨,這也算是時代特色了。
高銘先生點了點頭,我關於中學的知識點都是從這個補習班裡面學來的。因為補習班也是下午上課,剛好跟我的工作形成一個時間差,所以我在這裡學了好幾年,英語、漢語、數學都要學,所以整個培訓學校的老師到校長都認識我,我跟他們王校長也都混熟了,因為整個學校,就我一個常年生,直接把培訓學校當中學上了。
我在公交公司當三年的守車,就在培訓學校學了三年,一直持續到1945年抗戰勝利,學了三年,基本上就相當於高中水平了。
當時我語數英都學的很不錯了,尤其是漢語古文,跟現在的學生學現代漢語不一樣,我專門學古文,還請了老先生跟我專門講授,主要的課本就是《古文觀止》還有小蘇說的唐詩宋詞,我學習的方法跟小蘇差不多就是背誦。
而且,我從一開始就是自學出身的,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所以我英語也學得不錯,再加上當年抗戰勝利,舉國歡慶,我心情非常不錯。這個時候,我也不幹守車了。
啊!故事聽到這裡,許婉韻都詫異不已,守車挺好的啊,為什麼不繼續幹了呢?還可以繼續讀書呢。
蘇亦笑,應該是補習班教的內容,已經滿足不了高老師的需要了吧。
高銘笑,是的,所以我離開公交公司以後,就考入國民政府接收天津城以後建立的一個學校,類似於現在的大專,屬於職業培訓班,有紡織科、土木建設科、農藝科、甚至還有商科,反正科目還挺多的,我就報考了紡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