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有一句歌詞,今天男孩要赴女孩最後的約。
黎新葉又不是他啥人。
他才不會一個無聊跑去赴約。
同行的,還有王訊跟張新。
其實蘇亦也不想只帶他倆,也想帶一些女孩,奈何,考古專業陽盛陰衰。
7778級兩個班,47人,攏共就4個姑娘,一個班2個,女生太稀少了。
平時都不跟男生活動。
除非特邀,不然,考古專業這邊,幹啥都一幫糙漢子。
跟王訊張新倆貨匯合的時候,蘇亦明顯察覺到這兩貨都精心打扮過了。
七八十年代,藍布衣、黑布鞋、綠挎包等成為這個時代中國的標誌。
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裝扮,小到小孩,大到老人,基本上很少有人穿著很特別服飾。
這個年代穿在太過樸素,大部分衣服都是藍色跟灰色,偶爾,灰藍之中還參雜有少許綠色。
這一抹綠,其實就是這個年代最受歡迎的65式軍服。
因為沒有軍銜,質地柔軟,又有形,65式軍服非常受歡迎。
王訊就穿一件綠色軍外套,很騷包。
張新到沒穿軍外套,但他穿的外套也有點嶄新。
蘇亦也有65式軍裝,還是小叔給的,但蘇亦沒有穿,誰沒事會給自己添點綠?
他穿的是一件灰色的外套,這件秋季薄款外套還是自己裁剪的,海魂衫打底,配上深藍褲子以及黑底布鞋。
甚至,帆布包蘇亦都下意識換成土黃色的,就算如此,他這一身打扮,在78年,也是走在時代的潮流了。
其實,蘇亦習慣性穿的是西褲,來之前,他讓老媽幫裁剪了好幾條黑色西褲,剛來的時候,還可以穿的確良,現在十一月份,不行了。
北京的天氣開始有點冷了,再穿的確良,有點不合適。
不然,蘇亦的穿著打扮,才不會如此擁有時代特色。
這年代,大部分學生連皮鞋都沒,穿的都是布鞋或者是解放鞋。
不過解放鞋容易引起腳臭,蘇亦也不穿,除非晨跑的時候,但晨跑結束,鞋子就要洗,不然,味道太上頭了。
他是有皮鞋的。
來報道的時候,小叔還塞給他塞一雙三頭皮鞋,還特意強調,是他戰友送的軍官皮鞋,而且還是有一定級別的軍官才能穿。
是不是真的軍官皮鞋,蘇亦不去探究,小叔說是就是,畢竟他是從部隊專業到地方公安系統,他一個派出所副所長,弄一個雙三頭皮鞋問題不大。
但,這鞋子一直被蘇亦塞在宿舍衣櫃,就沒穿過。
腳感沒有布鞋好。
其實,黑布鞋,蘇亦一開始是有點抗拒的,這種白底的黑布鞋,在蘇亦小時候的記憶中,只有老人去世的時候才會穿。
後來穿習慣了,也就沒啥了。
不過有選擇的話,蘇亦一般都會選擇其他色系。
大部分條件允許的話,蘇亦不想去委屈自己,尤其是在穿衣的審美上。
讓他完全接受這個年代穿衣審美,也挺難的。不然,他不會特意讓老媽幫忙裁剪西褲。
當然也侷限於褲子,西裝外套什麼的,就算了,太高低。
不過他也弄一些休閒外套,版型跟65式軍綠色外套差不多,但卻被他換成灰色以及條紋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