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號樓,307宿舍內。
擠滿了考古專業兩個班的十幾個學生。
而被他們圍在中間的,不是別人正是蘇亦。
此刻的蘇亦,正在潑墨揮毫。
桌子,是兩張學習桌拼湊成的,毛筆,是隔壁宿舍臨時借過來的,就連墨汁也都是臨時順過來的。
要不是宣紙不外借,這幫傢伙都打算去蹭隔壁中文系男生宿舍的宣紙。
“第一次知道,小師兄毛筆字寫得那麼好。”
“就是,就小師兄這鐵畫銀鉤,行雲流水的書法,要是錯過了得多遺憾啊。”
“對,對,沒有錯,這可是小師兄在咱們北大第一幅墨寶,咱們要好好珍藏,要讓它發揮應有之意。”
“大師出品,果然非同凡響。”
蘇亦一邊提筆寫字,旁邊的傢伙一邊浮誇地在吹捧。
這幫傢伙越說越離譜。
蘇亦哭笑不得,“別瞎扯,什麼大師,就是一個愛好,就我這破字,你們吹上天了,它也登不上大雅之堂。你們幾個,少扯這些歪詞。”
大師都整出來了。
需要這麼浮誇嗎?
“小師兄,我們可是真心的,你這字型已經有大師之風了,甚至,隱約有點劉乃和先生的風格。”
這一出來,其他人又開始附和。
“這一次把小師兄喊過來幫我們題詞,果然喊對了。”
“感謝我吧,我就說小師兄書法很好,你們也不想想,我這些年天天坐在小師兄的旁邊,小師兄的鋼筆字寫的那麼好看,毛筆字能差嗎?”
能說這話的,不用想就知道是王訊。
這貨天天湊在蘇亦旁邊,經常看到蘇亦作筆記,蘇亦硬筆字寫的怎麼樣,他一清二楚。
這一次,也是他把蘇亦喊過來幫忙寫東西。
那麼他們到底是寫啥東西呢?
自從爬一趟博雅塔以後,考古專業的學生,對博雅塔的保護熱情極為高漲。
這幫傢伙開始寫燕園建築保護倡議書,還要兩個班的學生都簽上名字。
也不知道他們從哪裡知道,蘇亦的書法寫好,這幫傢伙擬好倡議書以後,就想讓蘇亦用毛筆幫他們寫宣紙上。
對於這個提議,蘇亦也沒有拒絕。
畢竟他們的出發點還是好的。
甚至,這幫傢伙說他的書法有劉乃和先生的風格,蘇亦也沒有否認。
其實,他寫的字型跟劉乃和先生沒啥關係,但,因為劉乃和先生過來北大歷史系開課,這幫傢伙估計都去過蹭課。
在他們看來,最厲害的書法大家也就劉乃和先生這樣的存在。
也不能說他們全錯。
他寫的就是啟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