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上午。
第一第二節敦煌課,結束以後,第三第四節課,蘇亦終究終於不在歷史專業這邊上課了。
而是開始到考古專業這本蹭課。
嗯,回到考古專業的大本營,對於蘇亦來說已經不算是蹭課了,完全就是回孃家。
考古專業這邊,對於他來說已經熟悉了不能夠再熟悉了。
如果對歷史系歷史專業各位師長還有些隔閡的話,對於考古專業這邊,基本上每一個師長都有過照面了。
可以說,在北大報道那麼多天,他直到今天才回到他們考古專業這邊的課堂。
所以今天的這門課,就是蘇亦在北大的第一堂考古專業課程。
不過他在考古專業這邊上了第一節課,並不是導師宿白先生的課程,而是呂遵鍔教授的舊石器時代考古。
在歷史專業的低調不同,在考古專業這邊,蘇亦受到熱烈的歡迎。
他一出現在教室,就有人開始喊道,“小師兄來了。”
“媽呀,小師兄終於跟我們一起上課了。”
“我們都等了一週了,小師兄終於不迷路了,終於回家了。”
“小師兄,我們想你了。”
這個場面完全就是出乎蘇亦的意料,他過來這邊蹭課,本來是打算像歷史專業那邊老老實實地坐在教室的後面,安安靜靜地停課。
畢竟,這些是本科的課程,跟他們研究生關係不是很大。
對於他們這些研究生來說,這並不是必修課。感興趣了就可以過來聽講,不感興趣了就也不來聽講。一點問題都沒有,導師也不回做強制性的要求。
就像宿白先生也是一樣,一開始就是讓他去歷史專業那邊惡補基礎知識,至於考古專業這邊,對於他來說,完全就是放任的。
跟對待其他研究生的要求是一樣的,感興趣就來聽課不感興趣就不來聽課,甚至宿白先生自己的課程,他都沒有強制性讓蘇亦他們去聽。
然而,別人可以這樣蘇亦卻不行。
就好像他之前一直在歷史專業那邊打轉蹭課,在考古專業這邊就有老師有意見了。
覺得這小子不務正業。
就算補充短板,也不能夠放棄長處,不能忘本,忽略自己是考古專業的學生啊。
所以,要蹭課,憑什麼就不來咱們考古專業。
甚至還有老師說,咱們考古專業的名師也不少啊。
當時,這些都是調侃。
跟歷史系的大牛相比較,考古專業這邊的師資還是弱了一點,當然,這個弱是相對的,在中國考古學的學科建設上,北大的諸位師長,隨便拎出去一個,都是大牛。
不過,現在的北大考古專業,跟剛成立的北大考古專業的師資力量,還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比如五十年代,北大考古專業剛剛成立的時候,是什麼人過來上課?
是夏鼐先生過來上考古通論,是裴文中跟賈蘭坡先生過來上舊石器考古,是蘇秉琦先生在上秦漢考古,是宿白先生在上魏晉南北朝考古。
是唐蘭張政良兩位先生在上古文字學。
是沈從文先生在上器物學。
是啟功先生在教工藝美術。
是梁思成先生在上古建築課程。
甚至,在考古所這邊郭寶均白萬玉兩位先生上的考古技術課程。
當年北大考古專業幾乎是集全國文物系統的力量在培養學生。
現在卻不一樣了。
現在北大考古專業的老師,完完全全就是北大自己培養出來的老師了。
嗯,除了蘇秉琦先生是從考古所借調過來,包括宿白先生在內,都是北大自己培養出來的師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