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天下皆知的皇傢俬產。”刁老爺子緩緩道:“太祖建國稱帝時,身邊只有一妻兩妾,而且都是年過四十了。”
“嗯!聽說這份私產,便是那一妻兩妾的嫁妝。”李文碩道。
刁老先生點頭,“準確的說,是太祖皇后的嫁妝。有這些嫁妝,太祖朝的後宮,一切用度都不使用者部撥銀。”
那時的後宮,幾乎沒有人住,國朝剛立,國庫空的跑耗子,自然也沒銀子給太祖揮霍,大肆擴充後宮。
太祖一朝不使用者部撥銀給後宮,到太宗朝,延續父輩定例。
太宗的皇后嫁妝不多,但極會經營,到處買鋪子,買田產。
“是花錢買的?”李文碩問。
刁老爺子點頭,“是,按照市價買,一文銀子不少。”
這樣幾朝下來,內宮不用國庫撥銀,已經成了祖制。這份皇傢俬產,經營百年,積攢之豐厚,讓人不敢想象。
只是這個祖例,到了楊氏成了太后,調子就變了。
楊太后喜歡奢華,當皇后幾十年,把先前私產積蓄花了個乾淨。
等到先帝繼位,楊太后便拿出前朝舊例說事。
又說如今的宮裡,早與開國時不同,戶部不撥銀子,宮裡的日子沒法過了。
先帝不能忤逆母后,只好從戶部挪用銀子,給楊太后使用。
先帝時,國庫緊張的不行,支撐連年大戰,已經入不敷出,再加上楊太后喜歡鋪張,更是叫苦不迭。
楊太后薨了之後,周太后壓著楊貴妃,嚴令宮裡節儉。
李文碩聽到這裡,呵呵笑了起來,“宮裡的節儉,不是從周太后身上來的,是因為楊貴妃善妒,宮裡妃嬪太少的緣故。”
刁老先生笑著點頭,“從周太后接手了私產,年年往戶部還錢。
不但還清了從戶部挪出的銀子,還攢出了今日這場壽宴的奢華熱鬧。”
“嘶!”李文碩問道:“常家的銀子哪來的?”
刁老先生道:“所以啊!太后病倒不能理事,長公主是外嫁的宮女,出了事情,可壓不住啊!”
“究竟裡面有多少事?”李文碩問:“牽扯到人命了?”
刁老先生笑著搖頭,“那倒不至於,常家沒那個膽子,不過,江南的茶山,濱州小縣的稅銀,還有與沈家,鄭家,在海上糾結了一幫海盜而已。”
“這還而已?海盜啊!”李文碩有點後悔,拍著胸脯大包大攬接受常家了。
“盜亦有道。”刁老先生道:“自從鄭家,沈家把海盜清理了之後,這十來年再出來的海盜,在海上攔截商船,只要銀子。
而且,按照商船帶回的貨物,作價而估,最多要貨物的四成。
一般都懂規矩,商船回來,單列出一批貨,三成左右,有時候不到三成,給海匪準備好了。
遇上了,交出貨物,由海匪護送著,一路暢行回來。
你看,這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事兒。幹了十來年,可沒人說過海匪猖獗,禍亂海域的事兒。”
李文碩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就是私收商稅吧!”
刁老爺子道:“嗯!鄭家和沈家都懂事兒,兩家佔一半收益,另一半全給了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