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麻煩武卿了!”李世民沒有拒絕,不用花國庫的錢,當然樂意。
“武都督,謝謝你!”李承乾也說道。
“不敢不敢,這等民生大事,是我應該做的!”
武士彠一個受寵若驚的樣子,但他心裡卻是樂開花,就這樣能得到陛下和太子的賞識,何樂而不為。
“先生你說的,推廣織造機器,此事必須儘快落實!還有棉布,白疊的種植等,都是利於民生的大事,之前是朕把天下想得太美好,不知天底下還有連衣服都穿不上的普通百姓。”
李世民差點忘記了,這一次出來,是為了證明衣不蔽體的存在,以及是推廣那些棉布的重要性,又道:“明天我就讓工部尚書段綸去找先生,此事就拜託先生了。”
裴矩逝世後,加上又捉了一批世家的官員,李世民就對朝廷的官員做了調整,戴胄接任民部尚書,原本的工部尚書張亮,現在由段綸代替,至於那個陸德明,把他安排做民部侍郎,不能再輔助太子。
“我一定盡力而為。”
李憶安心想接下來的經驗,算是弄到手了。
“先生,我還有一事請求,不知道先生能否幫一幫這裡的百姓?不僅是這裡,長安附近肯定還有不少類似的村莊,雖然可以接濟,但也只是接濟一時,不得永遠。”
李世民也明白授人以漁的道理,解決問題的根源,在於改變困苦百姓的狀態,不只是單純的給錢給物資。
道理李憶安也懂,想不明白的是,朝廷那麼多大臣,民部那麼多官員,李郎君卻讓自己來負責。
他也只是個普通人,哪能做到這麼多,最重要的是,沒辦法刷經驗,做起來就沒有動力。
“我這個提議,是有些為難了。”
李世民想到什麼,這也太依賴先生,還不考慮先生能否做到。
李憶安的腦海裡不斷地回想,那些既可以用來扶貧,又能夠用來刷經驗的技術,良久才說道:“我剛好想到一個辦法,但能不能實行,不敢保證,需要挺長的一段時間來證明。”
李世民驚喜地笑道:“我就知道先生會有辦法。”
武士彠知道又該自己表現,順勢說道:“如果先生有需要,也可以找我幫忙,我也絕對沒問題。”
李憶安說道:“我還沒準備好怎麼辦,武都督不用心急。”
聞言,武士彠滿意地點了點頭,他也知道有些事情,得有個度,特別是在李世民面前,所以提一下就好,至於以後會怎麼樣,以後再說。
“出來那麼久,先生身上還有傷,不便久留,得回去了!”
李世民感激道:“今天打擾先生的清淨。”
回到外面,坐上馬車後,李世民讓人護送李憶安回萬年縣,他便帶著李承乾兄妹回宮。
今天看到過那些貧苦的事情,以及普通百姓對小事的滿足,他深感慚愧,又感慨良多,原來要做一個好皇帝那麼難,得找房玄齡他們聊聊,以後如何改善民生,對了還有占城稻等事情,也得要和棉布一起,儘快推廣出去,刻不容緩。
“先生,你與陛下、太子殿下他們,關係貌似還挺不錯。”
武士彠厚著臉皮,擠上了李憶安的馬車,笑著問道。
“還好還好,太子和公主,也算是我的學生。”
李憶安又道:“武都督有什麼話,直說無妨。”
武士彠笑道:“先生果然爽快,我家小女如意,能否也在先生身邊學習呢?”
如果可以,那就是太子的小師妹,以後太子繼承大統,他家的小如意豈不是家裡的希望,若是能被太子看上,成為太子妃的話,做夢都得笑醒。
以後的武如意可能會成為李世民的才人,但現在武士彠還沒想到那麼長遠,只把目光放在李承乾身上,畢竟如意年紀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