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東平當那一絲感悟湧上心頭,就已經明白昌勁所說的“靈性”。
也知道為什麼書上說的大都是模稜兩可,落到紙張上,往往南轅北轍。
閉上雙眼,往昔所讀的書,一頁頁的翻過,關於所謂靈性的形容一一歸類。
長長舒了一口氣,那種感覺他自己也難以形容。
真是要說,那就是八個字——“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像是在自己的心靈上開啟了一扇門,一扇玄妙之門。
那是一種極盡的“爽”,從骨子裡酥到全身的感覺。
這種感覺類似與每一次境界的突破,也似第一次翻雲覆雨體悟身體的奧秘。
無與倫比,無法言說!
但是“靈性覺醒”並非沒有痕跡可尋,基本上師從名師的學徒,體會覺悟的就要快一點。
而且同一學派的符文師對於“靈性覺醒”的描述是有跡可循的。
妖族七大學派之一,沃爾夫學派。
被稱為流浪者,自然者,他們崇尚力與美,崇尚天性。
寂寞、流浪的沃爾夫學派通常漫遊於夜晚的森林。
他們拒絕文明的誘惑,選擇了孤獨的荒野。他們的組織鬆散,喜歡獨自行動,對所謂禮儀不屑一顧。
沃爾夫學派內的符文師自成一派,被稱為“犬儒”。
他們比普通的沃爾夫學派成員更加極端。
犬儒學派經常是衣衫襤褸,寧願與野生動物為伍,傳說人族的異族武裝設計就有“犬儒”一派的貢獻。
犬儒學派關於“靈性覺醒”,稱之為“獸性天賦”。
接近自然,傾聽自然,解放獸性。
古東平的“靈性覺醒”,他自己稱之為“一抹流星”。
追求的是實用,是絢爛。
可能毀天滅地也可能濟世救俗。
連古東平自己都沒意識到,他的“靈性覺醒”與他矛盾反覆的性格很相似。
也難怪有些符文大師會將自身“靈性”描述成“尋找真我”,一個“完整”的“我”。
古東平跨過學徒的坎,就意味著他可以進行的具體而專業的符文練習。
給自己列出一個時間表。
六月份的武鬥會結果出來了,古今億讓人專門送過來,自然是希望古東平將此事放在心上。
列出接下來的幾件必須要參與的事件。
九月份的省級武鬥會。
來年正月的大陸級武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