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後改重複)
說罷,李巖就跟組織的成員交代了一下,接下來他們的回合,就由其他人代替,藺文萱抽空來這邊一趟,李巖將方才所聊,一一告知。
藺文萱聽罷,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朝姚廣孝問道:“國師的世界,有階級嗎?”
姚廣孝點頭。
“下有士農工商,上有王公貴族。”
“並不是無法取締這些,實際上,當初吳楊公學大興之時,連廢除皇室的口號都喊了出來,但楊子任公最後還是放棄了。”
“因為他覺得,單純的破壞掉舊有的階級體系,並沒有任何作用。”
“假以時日,那些東西,會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復甦。”
“並不是說廢除了皇室,廢除了王公貴族,就沒有了貴族,就沒有了階級……”
“人是有差異性的,這個根本前提之下。”
“階級總會不斷的衍生出來。”
“固然可以一直鬥爭鬥爭再鬥爭,將其一遍又一遍的消滅,可那,都只是治標不治本,與其將舊有的體系破壞,讓他們偽裝起來,潛伏到鬥爭的隊伍當中,不如……留下他們。”
“起碼。”
“吳楊公學做到了人命等價,也做到了人盡其才,哪怕是邊遠山區的孩子,只要有讀書的天賦,他就可以一路免費到順天府、應天府去讀最好的學校,透過科舉之後,可以不用結黨,不用溜鬚拍馬,只要能力足夠,便可以當上首輔。”
“為官者,只需對人民負責,這便是吳楊公學。”
“他們努力做到最好,但階級依舊存在。”
官僚帝制也好,君主立憲也好,民主共和也罷,這些體制難道有著根本的不同?並不是,區別只是在瓶子的不同,酒該是什麼酒,就是什麼酒。
大明是官僚帝制,但又何曾比民主共和來得差?
姚廣孝在介紹這些的時候,忽然也想到了一些東西,而藺文萱卻先說了出來:“去級取層,如何?”
消滅階級,留下階層。
階級的本質在於它是與特定的生產關係相聯絡的、在經濟上處於不同地位的社會集團或人群共同體。階級的劃分是由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和結成的不同關係決定的。
而階層。
學識有高低,技術有強弱,參悟有深淺,每個人的心性不同,修行的程度不同,其所在的階層是實際不同的。
承認這個不同,並不是一件壞事。
因為,這才是客觀唯物,要真認為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那才是唯心。
承認階層,承認不同,才會有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緊迫,才會有修行向上的動力,可是,這是不是與“絕聖棄智”相違背了?
不過。
若要做出取捨,消除階級,消除那些因為出生不同就享有極大資源不同,且各階級之間又有著強大的壁壘,難以打破,造成的極不平等,換成階層這種,只要修為足夠,就直接跳轉的東西,反而要更加適用一些。
階層能夠大行,是的確可以壓制階級的,因為兩者看似相近同源,但卻是本質上的不同。
階級重固化,階層卻強調無障礙。
兩者其實是對立的。
姚廣孝沉吟後說道:“尚可,仍不足矣。”